|
药店价格竞争利弊之浅析 7 上页:药品价格竞争的起因 药品降价对百姓来说,确实一件好事,但是,笔者对此深表忧虑。药品消费属治疗性消费,其市场是相对确定的,过多地通过市场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会引起市场紊乱,因此竞争应建立在适度、有序的基础上。同时,医药行业除了生存,还应考虑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目前,国际上医药行业零售毛利润通常在25%以上,如果与这一利率水平相差太远,企业就面临生存压力,并挤压上游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致使整个行缺乏足够利润用于新药研制和开发等,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还要看到,由于过度价格竞争,行业利润下降,生产企业降低成本,不得不减少一些药物成分等,导致药品疗效和质量下降。零售企业由于同样原因,趋利意识迫使其不得不在购价格低的药品,从而为药品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药品降价并不是单单是零售企业的事情,医疗机构、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应同步让利。由于以药养医机制和以高额折扣为主要推销手段的药品购销机制的存在,价格越高、折扣越大,药品越好销售,由此产生了虚高定价,价格折扣空间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地方保护倾向,对本地一些产品成本审核不严,也产生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同时,生产经营业员条件不同导致成本差异。一条生产线GMP改造需投入人民币约2000万元以上,非GMP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之间比存在较大差异,非GMP企业有较大的降价空间。批发、零售企业由于对药品质量保证条件不同,包括库房面积、通风、温度、湿度等等,经营成本也不相同,对于达到GSP企业标准来说,GSP企业也有降大的降低空间。只有将这些虚高的药价真正降下来。否则可能由于一个环节的漏洞,使虚高的药价互相转移,最后只能事倍功半。 在当前的地域药店竞争中,由于竞争手段的缺乏,营销方式的陈旧,价格战、口水战是主流。价格战对药店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营造医药流通人头攒动的效应,但是价格战使企业把营销的中心转移到价格上来是对企业巨大的伤害。医药的经营已经结束了暴利的时代,只有依靠对营销的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才能产生企业经营能力和赢利能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药零售市场已经打破了国家医药部门垄断经营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以及一些地方的强势企业纷纷加入到了医药零售市场。零售网点资源的占有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主旋律,一大批老字号药店在零售流通中焕发了青春,如“同仁堂”“胡庆余堂”等;而一批新经济的代表以及迅速发展的大型医药生产企业也依靠其自身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建立起庞大的医药连锁网络,如“三九”“海王”等等。从医药零售的营销来分析,目前由于中国医药连锁还处于萌芽阶段,各个企业的竞争力、营销方式还是基于传统模式,很难摆脱“坐商”的桎梏。因此,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医药零售流通企业做好服务营销是锻造药店核心竞争力,赢得消费者赞许的好法。 服务营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它改变了传统营销基本要素中的产品、价格、通路、促销为提供给消费者利益、注重对消费者的消费所付出的成本、购买的方便性以及和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服务营销强调,医药的零售流通主要以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中心,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来实现品牌价值。其实很多企业早就已经打出了“顾客是上帝”,“一切以顾客利益为中心”等以服务为主的营销旗号,但是真正能够贯彻并把服务顾客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还不多。 乌云,1991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1998年留学日本并或市场营销硕士学位;现服务于深圳某市场研究公司医药研究部。联系电话:13823690651,电子邮件: wuyun1017@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