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7 上页:第 1 页 1:联合利华租赁中华牙膏,借权谋利 对于品牌经营来讲,借势与用势一直被看作是整合资源,取长补短的先进思维模式,尤其对于那些进入陌生市场的公司来说,借当地品牌之势,顺势发展,打造品牌,是一条公认的简易成功之路。 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正是运用了这一方式,进入中国之初,即借上海牙膏厂之势,租赁了“中华”品牌,进行深入开发与打造,并从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94年,联合利华提出与上海牙膏上合资建厂。在合资公司3000万美元的资本中,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现金入股,取得控股权;上海牙膏厂以土地厂房和设备作价1200万美元入股,占40%股份。运用合资与品牌租赁的方式,联合利华取得了上海牙膏厂两个品牌的经营权:“中华”牙膏和“美加净”牙膏。 中华牙膏1954年投产,成为中国牙膏品牌最早,最具知名度,最具影响力的牙膏品牌之一。联合利华取得了“中华”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对“中华”牙膏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与宣传。联合利华此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正是它看好了“中华”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长久沉淀下来的品牌影响,如果再加以先进的品牌经营模式,全方位的品牌宣传与品牌策略,“中华”决定具有再次腾飞的潜力,进而成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牙膏品牌。 基于此,联合利华通过对“中华”牙膏这一品牌采取了借权谋利的方式,开始了品牌打造与谋利之路,并通过本土化经营与重新包装与定位的方式,提升品牌权力。 ·本土化经营 联合利华对发展中华牙膏采用的整体思路是本土化经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合作,打造民族精品”的品牌经营模式。为了发展“本土化”品牌,“本土化”文化,联合利华与卫生部签定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在全国开展其“新世纪,新中华”的大型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大力塑造“中华”品牌新形象。并针对中华牙膏存在的价格结构不合理、包装不够新潮等劣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工程。 ·重新包装与定位,创新品牌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密切跟踪消费者对“中华”的使用需求与期望,以便真正贴近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建设与维护。经过一系列的市场研究,联合利华为“中华”设计了“历久中华、焕然一新”的口号,并在形象标识上作全新的设计,目前已为“中华”推出了有防蛀牙膏、中草药牙膏及草本抗菌牙膏等。 联合利华通过租赁“中华”品牌,并运作科学先进的品牌打造方式与高密度的广告攻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0年的市场中,中华牙膏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高密度的宣传攻势,以20.6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十大畅销品牌之首。仅这一个数字,我们就不难看出,联合利华从“中华”身上赚得了多少的利润。 当然,借权谋利的游戏不仅联合利华会玩儿,宝洁也绝对是个中高手。不信我们看看宝洁公司目前的三百多个品牌里,就有很多品牌是收购或租赁来的,潘婷与丹碧丝就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成为宝洁公司的明星品牌的潘婷洗发水,并不是宝洁公司自己原创的品牌,而是通过收购获得的。1985年,宝洁购买了Richards on 公司,而潘婷就属于该公司的品牌。1992年,宝洁公司重新推出原潘婷品牌,并使它迅速成为世界上生意发展最快的洗发香波产品。另一个被宝洁公司力推的品牌丹碧丝也是收购得来,是宝洁公司1997年收购Tambrands公司时一并收购过来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