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发展战略的多元化陷阱
7 上页:五个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典型案例(1) 四、四通公司现在被人称为是“一个谁都知道但谁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公司。”四通曾是中关村领袖,最早海外上市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四通大名如雷贯耳的时候,联想和方正还是小不点儿。自90年代初,四通赖以发家的打字机产品淡出市场以后,四通的触角伸向了电机、电工、医药、建筑、芯片、电信等数十个行业,投资了上百个项目,结果无一做大,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缺失,形象日益模糊。90年代末,联想的销售额做到了250亿元,方正也做过了百亿元,四通还在60亿元左右的水平徘徊。更糟糕的是,公司始终未能建立起规范的治理结构,整体而言,四通仍然在走下坡路。 五、1991、1992年,实达的终端产品初步成功,当时实达领导认为什么都可以做,就有了房地产,还做过酒家。实达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融资得来2亿元资金,如何花?这就是一个企业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的命题。上市后拥有的资源多了,就上VCD、上PC、上软件,运作香港的实达公司。算起来,实达先后投资了20多个公司,多的时候连主要的管理者都不知道投资公司的名称、股权结构、业务范围,管理更是鞭长莫及的事情。 1996年的实达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为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信息几乎覆盖了现在所有的有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实达要进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消费电子领域,作为电脑企业,实达认为自己对数字技术比家电业更了解,VCD正是这样一个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消费电子产品。在实达的决策层,其实是把VCD看作实达进入消费电子的敲门砖,更是进入数字电器领域的敲门砖。从技术上来讲,实达认为未来的两三年可能会产生新的家电,是和电脑结合的,早点进入这个领域,会早一些占据主动。实达以前的终端和外设营销渠道都在投资类专业市场,就是要凭VCD打通消费领域的通道,建立起消费电子的营销管道,当然,也想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好的构想,然而实达的步子迈得似乎急了一点。 1997年,实达VCD的销量达到了11万套。然而,1998年集团却给VCD公司下达了年销80万套的计划,并且按照这个数量去采购机芯和各种零配件作为库存,并投入了二、三千万元的广告。1998年第一季度,实达VCD的销量不足10万台,完成了不到季度指标30万台的三分之一。这时,公司才意识到当初决策的失误,但为时已晚,VCD市场上的价格战、广告战正如火如荼,前期投入太大,明知道是火坑也只能跟着往下跳了。1998年中,实达的VCD产业仓促下马,并以清退的形式结束了它与实达的直接联系。VCD项目的失败除了行业环境恶劣等各种外部原因以外,内部的主要原因在于:打印机和VCD虽然在研发上差不多,实达可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但是销售渠道完全不同,打印机类似于直销,VCD却要先铺货,有点类似于代销,在应收款、物流等很多方面是实达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换句话说,当时的实达根本就不具备运作消费市场的能力。 回头看看实达的三项主业,网络和PC这两个项目获得了成功,建立了自己的产业,而软件项目虽然赚了钱,却没有建立起产业来。其他的项目,包括VCD、作IT产品分销的海达、电动轮椅项目、弛宇、世纪等项目,最终都以或多或少的亏损而告终。实达一个高层领导说:“冷静下来思考,发现实达的核心竞争力在硬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建立起来的IT产品用户基础。和实达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如网络、PC,我们的多元化正在逐步成功,而过去我们不熟悉的消费类电子、纯代理产品分销,或者是失败,或者是没有长大。” 管理弱势的问题,在实达对软件领域的投资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实达收购的做系统集成的朗新,做软件增值代理的东方龙马,做消费软件的铭泰,是在完全不同的三个发展方向上,没有把他们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形成软件集团的优势,更不用说和硬件整合在一起形成解决方案了,最后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投资控股关系。虽然单纯从投资上看,软件领域是盈利的,但这种盈利是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合作关系基础上,大家从心里面说,不是一家人,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有福还可以同享,有难却决不会同当。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