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端之后
7 上页:第 2 页 有人说,“战略性营销”是国际大企业的事,不切合中国实际,尤其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实际。 但是,迄止今天,我们已见到工业品、保健品、食品领域许多中型或中小型企业导入了“战略性营销”。虽然,还没有做到“宝洁——沃尔玛”、“百事可乐——肯德基”、“可口可乐——麦当劳”、“利乐公司——使用利乐包的乳品企业群”那样的效果,但做比不做好,多做比少做好,早做比迟做好,则是显而易见的。 从亲身经历看,导入“战略性营销”至少有以下收获: (1)在同样投入的前提下,企业的产能成倍成倍地提高,管理成本下降,对工人素质的依赖性下降。 用设计流程的方法,辅助控制生产领域里与营销最有关成本动因、质量因子、生产效率,解决生产设施与生产组织的适应性等问题。 (2)营销能力提高。导入“战略性营销”后,对经销商的招商就可以引进“区域买断制”,使中小企业能以小搏大、迅速发展。 没有导入“战略性营销”时,经销商前面面临的终端是高门槛,背后的制造商又无力控制串货、保护区域,经销商不得不“短期行为”,不得不坐等制造商来拉动需求,久而久之,经销商的地位就下降成了“搬运工”,创造的价值日益减少,重要性下降,经营越来越困难,赚的钱也就越来越少了。 导入“战略性营销”模式后,制造商的区域市场战略规划同核心终端,同买断区域经营权的“营销商”,一起通盘考虑,让办事处能从“提高区域营销商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终端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去规划自己的工作,营销商找回了市场开发的理由与信心。 今后,还可以通过“管理无缝对抗”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有别于其他供应商的竞争力;通过“顾问式营销”提高双方(或包含核心终端而成的三方)的转换成本,形成战略同盟;最后通过品牌运作或资本运作,达成“战略一体化”。 (3)以慢打快,成竹在胸。 快鱼吃慢鱼是企划,以气驭剑、以静制动是战略。 导入“战略性营销”后,企业的整体经营,不再停留于企划等战术层面和整合营销传播等策略性层面,不再是“机会主义”,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山”就是企业战略,包括根植于目标消费者的“核心终端政策”,根植于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的区域营销商政策,根植于生产运作管理(POM)等的自身核心能力建设等。 “风”就是形形色色的机会、技巧、策划、点子,包括我们对付进场费等的“技巧”。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深圳莱狄提雅营销顾问公司营销顾问,电子邮件: zxw88263@vip.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