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酒企的市场幼稚病! 7 上页:第 2 页 症候三:坑蒙拐骗,自以为谎言说够一千遍就是事实。白酒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都陷入一种文化的迷幻状态中,于是动辄号称“百年”、“千年”就成为一种时尚。在内心里,白酒从业者自我麻醉地认为“文化”不过是一团白面,想圆就圆捏方就方。在这样的劣质文化下,伪文化和疯狂炒作就甚嚣尘上。 在酒界,人们经常提及白酒依赖。白酒依赖的背后,有人说是口感,从勾兑酒流行的现实看来,白酒依赖的内核实际上是酒文化。酒是男人的情绪,酒是场合的点缀,酒是口口相传的故事。 以逐利为第一的酒业人员自然深谙文化之道,因为惟有文化,才能提供可以影响市场的说词。一些企业是从民间文化中演绎自己的品牌故事,另一些企业用帝王将相的形象去阐述自己的品牌,还有的则是借助文人墨客解释自己产品的文化内涵,更有人利用酒的工具去确认自己产品的古老历史。总而言之,一时间,中国的酒文化开始“百花齐放”:一会这里发现一个古老的酒窖,一会那里发现了古老的“酿酒秘技”;你说你有几百年历史,我说我那一千年前祖宗的酿酒用的谷子还没烂呢;当然也不会少了什么纳米啊,肽啊等等高科技的名词。 文化就这样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弱女子。一种用现代工艺勾兑出来的酒敢号称千年老窖,一个随意贴牌的酒可以号称出自名门,源于典范…… 为追求轰动效应,白酒企业可谓不用其极。在他们看来,文化就是信手拈来,胡编乱造;文化就是想像,文化就是牵强附会,文化就是人有多大胆,酒有多久长。 伪文化酒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酒业竞争过度,营销无能的一种表现,是品牌危机、产品危机和通路危机的集中体现。在这些酒企心中,对酒的忠诚已荡然无存,看到的只时竞争太过激烈,一旦发现同行做文化酒,就拚命仿效,完全不顾自己的尊严,显然十分无智。 目前白酒行业在概念营销上做的功夫不少。但概念只是文化的切入口,而不是全部。许多酒企热衷于“炒概念”,搞标签文化,但概念以后的文化,却往往都没了“概念”,所以很多品牌走不远,“一年喝倒一个牌子”这句话就是行业最实际的写照。 酒业的劣质行业文化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其所有的低品质全面曝光,文化营销成骗子营销,殊不知,这样的文化不要说老百姓不相信,就是酒企自身也难以说服自己,这就导致了酒业品牌的恶性泛滥。三二天就会换一个牌子,三二天就出一个新品,在自设的陷阱里,酒企无法逃脱自欺欺人的宿命,在高祭文化大旗的同时,酒企在动摇着自己的文化根基。 症候四:勾兑唱主角,假冒盛行,“白酒”面目已然全非。中国酒企自以为做得巧妙,却不知在这样的掩饰中,白酒的信任度开始流失。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白酒,实际上在一夜之间已变得十分陌生。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是一个利字。 白酒是我国传统手工产业,酿制工艺复杂、配粮讲究,而且周期较长,相对成本较高,如果某一个酒厂短时间想要提高产量,其困难有如登山。著名酒厂如茅台、泸州老窖经过百年的积累,其产量不过是年产3万吨左右。 为了逐利,中国酒已然不再走传统工艺,也不想要什么纯粮酿造。勾兑酒的出现,让中国酒面目全非。现在白酒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消费者抱怨“天下白酒一个味”,在产品创新方面,白酒企业似乎太欠缺了。 有人说,白酒的同质化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但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悲哀。技术进步使得白酒基本产品的进入门槛降低,这使得任何人只要拿出三、五十万元的本钱,就可以做酒,做出来的酒可能比一些名酒还差得不远,甚至更好。于是在白酒行业出现了混乱,出现了“淘金潮”;于是外行也好,内行也好,都疯狂地参与到这抢钱的游戏中来了。以前我们做过白酒口感盲式测试,事先将一些酒倒在杯子里,有五粮液、二锅头等,还有街上买的散装白酒,不贴标签,让几个人来评。评酒者中间还有两人是酒厂里的评酒员。最后评出来的结果是街上买的散装酒最好。 业内人士都知道,一吨优质的酒精不过5000-6000元,如稀释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吨酒精就成为2吨白酒,等于4000瓶白酒,成本不过1·5元一瓶,加上勾兑费用、灌装费用也不过1·8元左右,另外加包装、瓶子也不过7-8元一瓶。而用粮食酿造,斤酒的成本都在10元以上。在2000年上半年,一种名叫“调酒液”的东西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据称这是一种高能化学品,其功效像糖精、醋精一般,使用调酒液酒的成本低得令人不敢相信。 中国白酒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沈怡方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说,近年来兴起的白酒品牌七成系食用酒精勾兑等所谓的新工艺,并非纯粮酿造的传统工艺。白酒是我国的传统手工产业,其酿制工艺复杂,配粮讲究,生产周期长,酒精勾兑完全是高额利润驱动的结果。 勾兑酒良好的市场效应源自于广告,白酒广告一直在有意识地混淆概念。以茅台酒“九月九的酒”的广告为例,它声称“采用国酒茅台同样的工艺精酿而成,是老百姓喝得起的茅台酒。”但是,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工艺是不可能酿制出浓香型的“九月九的酒”,而且像茅台这样的老牌酒业,更不是哪一种酿造工艺可以简单效仿的。优美的广告让消费者确信喝进胃里的是粮食的精华,怎么也没想到是酒精勾兑而成。 对品质的冷漠已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今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对49家企业生产的50种白酒和88家企业生产的 120种葡萄酒进行了抽查。其中白酒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也就是说,中国有近1/3的酒不合格。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