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如何做好细分市场?

如何做好细分市场?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5-21, 作者: 胡隽, 访问人数: 10483


7 上页:四大原则

三、做好细分市场应避免的误区

  1、品牌延伸的误区。

  集中表现在随意推出系列产品。如索芙特在负离子洗发水成功立足时,一口气推出4种洗发水,可采在眼贴膜之后,推出洗面奶、护肤霜,甚至保健食品等,采乐推出采乐牙膏,这种做法的坏处是什么?

  无法建立清晰的认知,削弱商品力。

  这里的重点是,顾客购买的关键,不是需求,而是认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超市有数百种牙膏,都可以满足需求(防止蛀牙),为何多数人只买高露洁?只因为顾客对高露洁有很好的认知,产品方面,企业方面等。一个商品之所以成功的要素,是顾客已建立清晰的认知,而后继商品,沿用其名称,虽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却无法清晰强化顾客对商品的认知,以致商品力会削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商品取一个全新的名称,宝洁只会用飘柔、潘婷、海飞丝进入洗发水的每一个细分市场,而不用一个名称,养生堂在最初龟鳖丸成功时,接着用朵尔、清嘴、成长快乐、农夫山泉进入各细分市场,取得成功,而不是一系列以养生堂为名称的商品。

  2、忽视商品本身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多数的商品形象毫无吸引力,包括商品名称、包装等,如果做不到这点,再具引爆力的传播概念,也会受到影响,而好的名称及相应的包装,会在终端显示出强大的销售力,让更多顾客更快接受,比如7-11推出的“我的健康日记”、养生堂推出的“清嘴”、维力食品推出的“什么丸意儿”。

  这里以7-11今年4月16日推出的“我的健康日记”为例,推出的社会背景是SARS席卷全台,人们在一片恐慌中,期待帮助自己增强免疫力,获得每日健康(这是根本性需求)的方法,而每天补充适当的保健食品对忙碌现代人来说就是最便利的方式,包括维生素C、大蒜油、蜂胶等,其中蜂胶可以说是天然的抗生素,而微量元素锌则可以提升细胞的修复,但由于人体运作及代谢时便会将这些营养素消耗掉,因此必需天天服用才能维持身体一天所需,体内也才有足够的免疫力来阻绝外来的病源体。那么每日补给健康成为最有利的商品概念。

  商品概念确定商品最值钱的是什么,而传播概念是确定商品将被顾客如何认知,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明、直接表达根本需求,“我的健康日记” 不只是独特、易记,重要的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每日补给健康。

  3、放弃阵地的误区

  主要在于企业抱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心态,有了点钱以后,忙着把钱花在各个领域里,早期的万科、万通都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值得参考的做法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保险柜里”,保险柜就是阵地,当你成功了一项商品,千万别动,就呆在你的阵地上,把他做透做强。

  事实上,如何确立阵地,才是保证你做对事的关键,多数企业以行业类别为阵地,错了!这又使得自己回到了“突围战”阶段,应该看到,并不是这个行业让企业成功,而是根本性、未占领性、成长性需求让企业成功,房子、微波炉、音响或芯片也好,只是手段而已。所以,确立阵地的首要原则就是以根本性、未占领性、成长性需求为准。

  以广东奥园置业集团为例,99年以奥林匹克花园打破洛溪板块双雄格局,3年内扩张5个奥园,2003年将在全国扩张到17个奥园,这是房地产业从所未有的盈利模式,关键在于始终站在复合地产这块阵地上,复合地产所包含的根本性、未占领性、成长性利益,就是提升生命能量,包括健康、知识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奥园与休闲体育产业、文化教育产业进行复合,有学村、社区高尔夫、撒野公园等,而不是停留在99年单卖健康的层面。

  再以格兰仕进军空调领域为例,有人认为这是跨行业经营,又是品牌盲目延伸,肯定会失败。但市场事实证明了这种想法的错误,2000年底入行,第一年创造了40万台的内销,成为业内黑马。2002年内销60万台,在同行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全行业库存突破千万台的大气候下,较上年增长50%,外销更以1600%的增幅发展,两年晋升为中国空调出口三甲之一。格兰仕提供的根本性、未占领性、成长性利益,就是突出的性价比,这是格兰仕的阵地。


1 2 3 4 页    下页:应避免的误区(2)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8篇)
*“细分市场”不代表放弃一片森林 (2014-12-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友清)
*毛主席的胜利与细分市场的关系 (2012-11-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余鸿钧)
*成功建立细分市场五部曲 (2009-11-19, 《新营销》2009年11月刊,作者:Scott Gerber)
*将“宗教信仰”作为细分依据的初探 (2009-03-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等)
*从细分市场中寻找变量 (2007-01-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刀手)
*换个角度看细分 (2006-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包·恩和巴图)
*如何深耕细分市场? (2006-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利鸿)
*消费品行业如何细分市场 (2005-07-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晨光)
*一次细分市场的胜利 (2004-08-17, 《成功营销》,作者:林思勉)
*用品牌“黏性”细分市场 (2004-03-23, 经济观察报,作者:张明、胡涛)
*锐利营销:寻找有效细分市场 (2003-04-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铂策划、陈奇锐)
*生活方式与细分市场 (2003-03-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牛锐)
*你将市场细分了吗? (2003-01-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乔子君)
*市场细分理论的新发展 (2002-11-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丁家永)
*三种细分打造差异化 (2002-10-11, 《总裁》2002年第十期,作者:何继江)
*实用的市场细分 (2001-03-26, 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作者:John Forsyth、Sunil Gupta、Sudeep Haldar、Anil Kaul、Keith Kettle)
*市场细分,服务营销新战略 (2000-07-05,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一期,作者:李海洋、郭国庆)
*市场选择与细分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六期,作者:杨小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