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经典库 > 百年哈雷 哈雷百年

百年哈雷 哈雷百年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6-16, 作者: 胡羽, 访问人数: 18357


  1903年,21岁的威廉·哈雷、20岁的阿瑟·戴维森、18岁的比利·戴维森3个年轻人,以天不怕地不怕的虎虎生气,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斯市郊的一个小木屋里,冒险创办起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

  2003年,三落三起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宝刀不老,在现任CEO——杰弗里·布莱斯坦的巧妙运筹下,“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在摩托车制造这个行当呼风唤雨,功成身就为“纹在消费者身上的品牌”。

  谁也不会到,发源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斯市郊一个家庭后院小木棚里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Harley--Davidson)”,历经百年风雨仍老当益壮,始终坚守在世界摩托车制造这块“高地”上,呈现出“长寿企业老来俏”的勃勃态势。

  这可真应验了一句俗语——时势造英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以其超凡的生命力和脱俗的竞争力,创造出了让人目不暇接的世界摩托车制造行业一连串“唯一”——100年来始终不离摩托车制造老本行的唯一摩托车制造厂商;世界摩托车制造业唯一规模最大、生产时间最长的V2缸摩托车出品者;环球企业界唯一一家未刻意下什么力气就成为传奇性公司的特例;世界工商界唯一一个把品牌升华为图腾的超长寿企业……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话来说,就是“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它制造的无与伦比的美国摩托车征服了全世界。”

  历经百年的岁月沧桑,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不仅赢得了“大V缸”(或称之为“大双缸”)的无尚荣耀绰号,而且使得美国整个20世纪下半叶被戏称为“不折不扣的哈雷时代”,更由于它浓缩了激情、自由、狂热的独特品牌个性,最终登峰造极地幻化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品牌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美国式的传奇……

家庭后院小木棚巧孵化世纪品牌
军火工业特快车妙催生摩托强人

  1902年,美国的摩托车制造业,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红红火火态势,全国各地竟有大大小小的摩托车制造厂商300多家。就在这“全民齐上阵,大造摩托车”的热闹氛围中,21岁的威廉·哈雷(Willians Harley)、20岁的阿瑟·戴维森(Arthur Davidson)、18岁的比利·戴维森(Billy Davidson),3个心高气胜的毛头小伙子也加入到这一热潮之中,在戴维森兄弟家后院的小木棚里开始了手工制造摩托车的大胆折腾。他们以法国戴典公司(De Dian)出产的一种摩托车为蓝本,把旧罐头盒改造成化油器,从隔壁药店里买来汽油,终于“攒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虽说这辆手工制造的摩托车,充其量也就是装上400CC发动机的自行车,最大时速还不到11公里,连并不太陡的小山坡也爬不上去。不过,三个年轻人还是欣喜若狂,他们坚信只要能制造出第一辆摩托车,就能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摩托车来。于是,他们在1903年注册成立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信心百倍地踏上摩托车制造的漫漫征程——1905年的美国独立日,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在芝加哥举行的摩托车比赛中,一举夺得了锦标赛冠军;1907年,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进行了改头换面的设计创新,象征着胜利和一往无前的V型双缸发动机,被装配上了全新外观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车速也由70公里/小时提升到了96·5公里/小时;1912年,哈雷·戴维森摩托车,雄赳赳、气昂昂地挺进了日本摩托车市场,潇洒自如地拉开了“海外大征战”的历史序幕……就这样,“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气势如虹地步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正当“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致力于民用摩托车产销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头脑聪颖的威廉·哈雷,反应敏捷地在第一时间转换产销目标,全力以赴开始产销军、警专用摩托车。他以战场为市场,以军、警为消费者,战争期间竟产销了大约2万辆军、警专用摩托车,手到擒来地发了一笔“战争财”。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定的第二天,盟军下士——罗伊·霍尔茨就骑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第一个趾高气扬地踏上德国领土。这则题为《一个美国人和一辆美国摩托》的图片新闻,一夜间成为全世界几百种报纸的头条新闻,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由此声名鹊起。1920年,“哈雷·戴维森摩托制造公司”在全世界共售出2·7万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一时间,“哈雷·戴维森”的字样,开始出现在球衣、高领绒衫甚至女士的外衣上,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摩托车精品。

  谁知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环球经济萧条,差点让美国摩托车制造行业全军覆没,最后仅剩下了“印第安摩托车制造公司”和“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两枚硕果。但是,“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的日子也十分难过,1933年只卖出了6000辆摩托车。正当“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度日如年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意中又给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再振雄风的绝佳良机。于是,“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见机行事,与美国政府签定了多宗数额巨大的购车合同,在战争期间总共为盟军提供了750ml V2缸和水平对称双缸发动机军用摩托车9万余辆,再次美美地发了一次“战争财”。面对强硬竞争对手——印第安摩托车制造公司那“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产品全部供应军警”的一手硬产销愚蠢举动,极富远见的威廉·哈雷有的放矢地实施了军品民品两不误的“两手硬”产销战略,获准在国内摩托车市场销售一定份额的产品。威廉·哈雷的聪明决断,在二战结束后立刻显现出无与伦比的超值效应——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名气越来越大,凸现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强劲势头;而印第安摩托车却逐渐被人遗忘了,纰露出“泥牛入海无消息”的无尽颓态。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尚无作者照片 胡羽:1963年9月9日出生在山西运城;现任〈山西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从事“海外企业巨子兴衰录”系列文章撰写已10余个年头。竭诚欢迎出版社和报刊与我联系,我将竭力奉上适合的作品。联系电话:(0351)4282209、13007031556,Email: huyu271@yahoo.com.cn
查看胡羽详细介绍  浏览胡羽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布什拜访哈雷的品牌玄机 (2005-04-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爱成)
*哈雷:风驰电掣一百年 (2003-10-08, 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劳)
*“哈雷”:永不沉寂的巡航舰 (2003-09-04, 《成功营销》,作者:马文)
*张富士夫咬定“省”字不放松 丰田汽车“抠”出一片新天地 (2003-09-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羽)
*哈雷—戴维森: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 (2003-06-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国江)
*冷季不淡的哈雷摩托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五期,作者:李国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