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粮液”拟100亿元打造芯片产业:白酒业“多元化突围”剑在何方? 7 上页:第 2 页 圆梦“世界品牌”上的一棵“尖端棋子”? 诱人的投资回报,如果有四川宜宾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五粮液集团继塑料、制药、印刷、金融等多元项目投资后,首次涉足高科技产业,斥资100亿元进军芯片制造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在其它制酒同行看来似乎是一次“世纪豪赌”的多元化投资项目,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五粮液多元化战略围棋上的一颗“尖端棋子”,它在五粮液战略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芯片产业的高投资利润回报,弥补白酒业不断下滑的利润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以五粮液较充裕的资本进入高投资门槛和高技术门槛的“芯片产业”,减低企业目前的竞争压力,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拓宽企业的竞争领域,从而拉开与众多白酒企业的竞争差距。再其次,五粮液和当地政府都有借中国芯片投资热的契机进入芯片领域,欲推动企业转型的想法。 白酒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在中国有着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市场进入门槛低、产品技术含量低,目前产品同质化和市场竞争手段雷同化越来越严重,市场竞争在极度混乱中徘徊在低水平的竞争层面,并且市场消费量逐级呈下降趋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当前白酒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白酒类上市企业这种压力尤为突出。这很容易让人猜测,五粮液欲以芯片产业作为投资转折点,从而推进和加速企业转型的战略也就渐进浮出水面。最后是五粮液欲借芯片产业圆梦“世界品牌”。从2003年初传闻五粮液集团“198系统工程”中发现这样一个词,即“世界品牌”。没有人会怀疑“五粮液”品牌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知名度是最高的。 2002年12月由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的最有价值品牌评估结果显示:“五粮液”以201.2亿元位居“2002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在五粮液图谋强势企业和世界品牌的构想中,确立培育和打造世界级品牌是五粮液的当务之急。这并非空穴来风,在去年12月28日的经销商会前夕,五粮液集团无偿的将老厂品牌转让给上市公司,并将其主要由生产型车间和辅助车间构成的优良资产装入新设立、上市公司持股99%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同时宣布砍掉原服务公司所属38个品牌,重点发展和培育包括“百年老店”、“金六福”在内的10个全国重点品牌和包括“蜀粮醇”、“龙晶玉液”在内的八大区域品牌。这标志着五粮液集团在品牌整合和业务系统管理上已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五粮液集团的战略部署中,恐怕很清醒的看到要打造世界品牌,绝非一个酒业足够也。把品牌交给上市公司,意味着股份公司今后将承担发展壮大五粮液酒业和品牌的重任。而集团则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更多的资本运作和产业扩张,为建立世界品牌体系营建新的利润增长渠道,无可非议。或许此次五粮液集团拟斥资100亿元进入芯片产业,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想透过白酒业每况愈下的利润回报就足以猜测出五粮液投资100亿元狂澜芯片产业的真正意图所在。即通过产业多元化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白酒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32.43亿元,比2001年下降13.45%。而白酒利税大户“五粮液”2002年实现利税31.88亿元、利润17亿元。但相对于总资产达150亿元的五粮液来说,其资产回报率只有11%左右。这比起芯片产业20%—50%的利润回报率是小巫见大巫。于是五粮液斥资100亿元进军芯片产业的初衷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结合芯片产业高投入、高利润、高风险的具体情况,“五粮液”以100亿元“豪赌造芯运动”至少将面临和有待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质性问题。 第一,资本金和融资能力。资金对“造芯产业”来说是更不殆言。没有足够的资本金或足够的资金融资能力,对动辄就以亿元为投资单位作计算的“芯片业”,只能是望而却步。据悉仅一条8英寸的芯片生产线就需要10亿美元左右投资款,这意味着如果“五粮液”要建这么一条生产线,首期的100亿人民币只够建一条生产线。这对于总资产不足200亿的五粮液集团来说,确实有着不小的资金压力。假设五粮液真要投入100亿进入芯片行业,不足部分资金从哪里来?唯一的手段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或银团贷款来融资。如果这样的话,五粮液集团所在地——四川省(主要是成都和宜宾两地)地方政府将为之给出足够的资金支持力,才有可能如愿以偿。从目前看,中国大陆的许多芯片项目都或多或少的得到过当地政府给出的各项优惠措施和银行给出的贷款支持。据悉“中芯国际”已经从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累计贷款4.8亿美元;而“宏力半导体”则贷款8.3亿美元。也就是说,五粮液建造芯片产业不能没有政府和银团的支持,如果能从银行拿到贷款并能从当地政府得到产业政策扶持,那不但会催生五粮液的“造芯运动”,而且会缓解五粮液因“造芯”带来的资金压力。但这意味着高的产业投资风险将伴随高利润、高投资规模接踵而来,给五粮液集团和当地政府都将同时带来新的压力,即怎样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和银行贷款风险的问题。我们对五粮液在白酒市场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对五粮液一直在白酒销售额和利税榜上独占鳌头无可争辩,但对于进入资金需求特别高的芯片产业来说,足够的资本保证和足够的融资能力将是此次“造芯运动”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然而让人欣慰的是“五粮液”在强化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上已经先行一步,提前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战略布局。2003年初,五粮液从四川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手中接过其所持“华西证券”17.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五粮液集团可以借助华西证券这个平台更好地进行融资和资本运作,把五粮液做得更大更强。青岛海尔集团张瑞敏曾说过:“从发展的观点看,产融结合不一定能保证跨国集团的成功,但跨国公司一定要成功地进行产融结合。世界500强中80%以上的企业都有成功进入产融结合的运作。企业寄希望于投资金融业产生的跨行业协同效应来提高集团整体业务的抗风险能力无可厚非”。这似乎与“五粮液500强战略蓝图”又联系在一起。2003年初传出“五粮液”欲打造“世界品牌”的传闻,无论这个传闻是否属实,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做成世界品牌的梦想,更何况是连续多年来销售额和利税都独占鳌头的“白酒大王”,有“世界品牌”的想法已是理所当然的事。透过五粮液集团这次欲以100亿进入芯片领域,不能不说是对五粮液进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经营的一次重要布局。也为五粮液欲建“世界品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由此而来不应该怀疑五粮液的融资能力,相信通过对华西证券这个产融结合平台,五粮液进军芯片产业的资金来源不会有太多困难。但芯片产业毕竟是个资金需求量特别巨大的投资项目,虽说有特别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诱人的利润回报,然而高成本、高利润也意味着高风险。或许五粮液以100亿元进入芯片领域的过程中,应该更多考虑资本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才是。 第二,技术和人才问题。芯片产业是一项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大和技术含量高、技术周期短的高科技产业,对进入芯片制造领域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在资金方面的门槛特别高之外,在技术方面的门槛也相当高。同时芯片产业技术周期特别的短,因此要求企业有足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支持技术开发的资金实力。世界上最著名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仅在研发上就要投入3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技术研发资金给许多欲进入芯片产业的企业造成阻力。除此之外,光有技术资金还不够,还需要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力量才行。在中国“造芯运动”的主战场——上海、北京、深圳和沈阳等地,都具有相对的人才优势。而处于西部的四川相对而言,无论是在人才方面,还是在技术合作方面,较以上城市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据悉:深圳为了吸引芯片设计人才,专门开辟了芯片设计的孵化器,试图通过共用设备和平台来降低芯片设计的资金要求。这对于处于芯片产业专门人才相对匮乏和缺乏芯片生产配套产业链的西部省份——四川宜宾的五粮液集团来说,尽管作为集团进军信息产业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鹏程电子目前拥有员工2000多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300多名,但进入芯片领域必将面临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的考验。因为芯片毕竟不同于一般普通的电子产业,它是一个技术程度高度积聚的产业,由于芯片技术周期又特别短、技术更新速度特别快,因此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高。 第三,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我想“五粮液”此次透露以100亿元进军芯片行业的想法,不应该全是出于五粮液集团本身的意愿,或多或少与当地地方政府有着联系。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正热衷于和积极上演的“芯片投资热”不仅仅是在上海、北京、深圳、沈阳等城市,而且还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成都、哈尔滨等,并大有向全国范围蔓延的趋势。“地方政府催生芯片产业”是这场“芯片热”的主要特征。因为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巨大的投资风险,光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如愿以偿的。地方政府在企业投资芯片产业中到底会扮演个什么样的角色?现在很难说,但有一点在现在看来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产业投资环境和提供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具体到“五粮液”投资100亿元进入芯片产业而言,在产业优惠政策上不用置疑,因为在前就传出成都欲建芯片生产基地的消息,我们相信当地政府会给五粮液进入芯片领域提供强大的产业政策扶持。但有一点同样值得质疑,即在产业环境中的相关产业链配套技术和配套工程问题。具体到产业上游(如“芯片设计”、“芯片技术开发”等)和产业下游(如“用户”等),以及平行行业链(如“封装测试”等)。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薛自介绍:芯片产业主要由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个产业链构成。其中除少数几个封装厂分散在北京和深圳外,世界上最著名的封装测试厂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同时决定芯片产业赢利能力的两大因素主要是技术的尖端程度和产能的利用效率。前者我们在技术和人才中已经阐述过它的重要性。至于产能的利用效率问题,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芯片制造业主要靠规模赢利。如何实现单位生产线的规模化经营,唯一的条件就是提高设备的高速运转率。此时要求所有的配套链必须保持同步高运转率,才能确保产能效率最大化。从目前来看,在成都缺乏芯片配套产业链优势,这对于“五粮液”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