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趣被卖玄机 7 上页:“海龟”邵亦波 2002年3月25日,北京国际俱乐部大厅内一行3人:最前面的是易趣董事长邵亦波,身后是刚进入易趣董事会的美国电子商务巨鳄eBay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梅格·惠特曼女士与eBay主管国际业务的高级副总裁马特·班内特先生。 一周前,易趣与美国eBay公司达成合作协议,eBay投资3000万美元现金获得易趣33%的股份。 eBay为什么瞄上易趣呢? 一个共识是:易趣是eBay完完全全的克隆版。邵亦波曾直截了当对记者说“易趣就是拷贝eBay”。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邵亦波创办易趣的灵感正来自于eBay,不管是从网站、盈利模式还是收入结构上,从易趣身上都能找到eBay的影子,就连邵亦波的经营理念也来自美国的eBay。eBay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C2C网站,但是中国大众对它并不熟悉,而eBay注资易趣可以轻而易举就把手臂延伸到中国市场上,对急于进军中国市场的eBay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作为卖方,2050万早已所剩无几的易趣太需要资金的注入了。易趣CEO邵亦波,当时还特别向记者强调,“eBay是注资易趣,而非收购。” 这时候,一直视邵亦波为“上海新贵”的人们再一次重新打量易趣:易趣怎么这么象eBay在中国的一个“干儿子”,它身上充满了美国模式的资本投机色彩。 易趣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个严重的缺陷:区域性。在易趣上交易的用户大多为上海地区用户,而来自北京、广州等全国其他地区的用户则是少之又少,这使得易趣更像一个城市级网站。而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邵亦波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认为只要解决了易趣知名度问题后,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于是想到了投放网络广告。他先后动用重金在新浪、搜狐、百度,甚至Google上投放大量不同形式的广告。 这种用资金换取知名度的做法与网络泡沫时代的烧钱方式如出一辙,大量的资金内耗导致易趣资本周转不灵。 2002年7月初,易趣关闭了其在北京和广州的办事处。登录易趣网主页,已看不见北京和广州办事处的联系方式,留下的只是上海总部的联络方式。 2002年9月1日,邵亦波为了让资金回笼,开始仿效eBay抽取用户交易费,一系列的连续动作让易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一批用户,而回笼的资金却少之又少。 易趣的个人信用问题也开始暴露,很多商家在交易后拒不向易趣缴纳交易费,而大量欺诈解决缓慢又导致上海以外地区的用户开始对C2C模式丧失信心,加之中国用户个人网上电子消费和个人持卡(信用卡)率不高…… 2003年6月上海电子商务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以来,B2C(企业到客户)全国平均增长率为98%,B2B(企业到企业)是50%,而易趣采用的C2C(用户到用户)只增长了30%。 周而复始,多方压力又一次让邵亦波陷入了资本困境。 易趣也又一次走到了资本套现的“十字路口”。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