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降价大失策? 7 上页:做招牌还是做品牌 红旗——国人对其是很有感情的,然而市场却是无情的。红旗在市场上一直倍受冷遇,究其原因市场普遍认为:红旗轿车车型陈旧,缺乏亮点。 无法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缺憾。红旗一直没能摆脱德国淘汰车型的影子,经过十几年的更新换代,却依然和低端车型奥迪100相似,有人开玩笑说:红旗等于奥迪身上插杆旗。 1989年5月,红旗拉开了第二代产品开发和基地建设的序幕。一汽通过引进德国奥迪100C3GP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建成三万辆奥迪轿车生产基地,在消化吸收奥迪轿车的克莱斯勒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和中国品牌的CA7220红旗轿车。就这样“奥迪车身+克莱斯勒发动机+红旗品牌”的新红旗诞生了。但当初一汽人忘记了,冠上“红旗”标志的产品虽然省去了初期的广告费,但却使红旗尔后的品牌推广处于尴尬,小红旗轿车的品牌难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红旗人的想法是:通过引进奥迪技术,买断专利,然后实现自主开发。但是自主研发又谈何容易?现在的红旗一直停留在德国已淘汰的C3级平台,搞研发、搞车型,搞得呕心沥血,但推出的车型很难有独到之处,给人的感觉却是:所谓的升级换代,还是原来车型的翻版,只不过增加些内饰与配置而已。近年来新车型不断推出,产品的更新换代加速,陈旧的车型自然会淹没在新推出的车型中,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今天,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往往把车子的外型与车子的性能、安全性、时尚性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对轿车外型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是否购买此款车,于是陈旧的外型使红旗轿车屡屡与消费者失之交臂。 红旗的先天不足使之在中国中高档车市中难有立足之地,无法与销售火爆的合资品牌广州雅阁、奥迪A6、帕萨特、别克相提并论。 红旗品牌是我国为数较少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产品,但要形成真正的自主开发能力,就要达到经济规模。15万辆的规模是五六十年代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最小经济规模,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目前已扩大到200万辆。而2002年中国110家整车厂中,达到5万辆规模的仅12家,红旗的年产量才2万余辆,销售形势不好的红旗轿车很难支撑起巨大的自主开发费用。降价,销量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上去,但总体利润却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其开发成本也就无法分担,无疑会加重一汽轿车和其配套厂的资金成本负担。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主开发有两种模式:一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发产品;一是提出产品思路,然后集中全球最先进的开发力量来完成设计及生产。事实上,第一种模式在当今已显得有些狭隘。因此,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一汽轿车选择的是与福特、丰田的等国际汽车巨头进行技术合作,而核心技术却又掌握在外方手里,开发的大红旗又有多少能为国人所期待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