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经销商完全手册》第三章:经销商如何在自己的大本营做好终端市场(下) 7 上页:话题八 一、市调 1、购买当地地图,按地图提示和自己的实际经验画出当地市场的交通平面图; 2、将地图分块,编号为“一、二、三、四……区,每个业务人员负责不同区域的市调工作; 3、组织业务人员每人分块调查售点; 1)在地图上标出售点位置并编号。如“一10B”指一区第10家店,调查人是业代B; 2)与地图上的售点一一对应建立每个客户的基础资料,包括:客户编号、店主名、联系人、电话、地址、渠道、类别等) 4、主管每天收取业代的市调资料复查,根据编号查找责任人,对虚报调查资料予以重惩; 5、整理汇总客户分布图和客户登记表; 二、建立区域 定义:一个区域是指集中在一小块地区内的一组零售点。 方法: 1、在已经汇总好的客户分布图上划分区域; 2、确定区域时注意: (1)售点数均衡; (2)利用已存在的界线划分(如铁路、主干道等); (3)考虑对送货车类型的限制(如商业中心送货车不能进入,售点密度高也不利于汽车送货,所以区域划小一点,用人力车送货); (4)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的业务方式:车销区域、电话拜访区域、预售区域。 三、建立路线: 定义:在区域内按一定原则将客户划分成若干线路,并确定线路中的客户拜访顺序,以便有效地进行客户拜访服务。 确定路线的原则:提高效率: ·使销售人员标准化的每日拜访客户数最大; ·提供必要的服务频率; ·降低送货成本;
设法增加业务人员的店内时间就是达到线路效率提高的捷径。 具体办法: 1、科学的线路顺序,避免“冤枉路”。如下图: ![]() 显然上图所示的线路规划采取了低效方式。 2、路时间是否合适。 1)确定员工工作时间,如7小时; 2)7小时=从公司出发到线路的时间(干线时间)+线路拜访时间+从线路回公司的时间(干线时间); 3)设计者必须对以上三个时间有客观了解,尤其是线路拜访时间不能简单地用售点数来衡量,因为不同渠道的客户拜访所花的时间不同。 3、最后结果: 员工工作时间=来回干线时间+线路拜访时间 线路拜访时间=A渠道客户数×A渠道平均客户拜访时间+B渠道客户数×B渠道平均客户拜访时间+C…… 注:特殊客户(不需要每周拜访一次的小客户和需要一周拜访几次的大客户)对员工工作时间的影响也要考虑在内。 4、同一线路内零店排序的原则: 1)避免两次经过同一街道; 2)避免重复走环线; 3)由远而近减少业代漏访的可能性; 4)使用最短路线。 5)遵守交通规则:小转弯向右、大转弯向左。 四、编号: 根据重新划定的区域线路进行编号,“A130”表示A区域第一条线路(周一拜访)的第30间店,并将区域编号和业代一一对应。于是A130成了A 业代周一跑的第30个店。 五、团队铺货 建立预售制,招聘新人,团队铺货是一种非常好的奠定市场基础,培训员工的方法: ·团队铺货,声势大,容易成交。铺货率提升迅速,员工士气振奋; ·现场铺货,现场培训,对提升新员工实战技能大有好处; ·终端客户对“××经销商从今天开始做直销”印象深刻。 六、人员管理 终端直销业代工作难度较低,面对客户数最多,工作也最琐碎,所以需要辅以细致入微的管理。否则员工会出现: ·漏访:线路点数是50个,可他只跑了20个就回家了。 ·漏单:不认真工作,订单量少; ·报假单:与司机串通一气,报假订单; ·大单划小单:去批发市场找个大户,下几十箱货,然后回来把这几十箱货拆分成几十个假的零店订单; ·压货:追求销量,拼命给客户压货造成客情伤害、产品即期; …… 对直销人员的管理重点在于过程监控,通过严密的业务汇报表单,监控他们的工作过程,起到“法眼无处不在”的效果(具体的做法祥见第六章话题三:制度化管理)。 ——要提防业务人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报假表单; ·直销主管的勤力检核是杜绝假表的关键; ·识别假表单的技巧(祥见第六章话题三) ·在公司营造“错误的信息比没有信息更可怕”,凡是有 意慌报数据者“格杀无论”的管理风格。 本文选自魏庆先生新著《经销商完全手册》,本书先后被娃哈哈集团、香港加加酱油、完达山乳业等知名企业原文收录为内训教材,本站将陆续推出本书全部内容。魏庆先生曾任可口可乐公司、顶新国际集团、知名内企销售经理、品牌经理、销售总监等职。据丰富的一线实战和高阶管理经验。专著于快速/耐用消费品营销实战技能培训,独创“理念到动作” 培训风格,主张 “最有效的营销培训是把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 ”,先后为伊莱克斯电器、河北华龙集团、南方露露、完达山乳业集团、广东华帝集团、康佳集团、南方食品(黑五类)、思念集团、等等近百家知名企业提供实战营销培训服务。魏庆先生擅长培训的课程有针对营销渠道专题的培训课程:《经销商管理》《区域市场管理》、《商超、大卖场业务运作》、《零售终端市场业务运作》;也有针对提高销售技能、管理技能专题的培训课程:《销售经理的管理技能》、《账款管理》、《销售人员针对不同渠道的谈判技巧》。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