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度营销观察报告(3) 7 上页:独立评委眼中的2003营销(1) 刘洲伟 《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 2003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国内外企业的竞争短兵相接。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竞争都乏善可陈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在营销上相对具有优势。本土企业对琢磨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心理等方面略胜一筹,这种优势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产品主导的时代已过去,好营销比好产品重要。这是我国营销事业发育的大好时机。君不见一些企业看准了目标消费群体,继而推出针对这一群体的具有卖点的产品时,照样大获全胜吗?营销的奇迹就在身边。再次,品牌的塑造,在营销环节中应得到更多重视,但我国营销创作水平仍待提高。其中,有创意、有产品诉求、令人赏心悦目的广告,就是取悦消费者的一大撒手锏。 ■明年营销需留神四方面 企业应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品牌建设将成为部分优秀企业的营销主旋律。 刘昆 《中国营销传播网》营销总裁 印象最深的营销事件就是“9.9元”飘柔围剿日化低端品牌。这是宝洁进入中、低端市场的强势运作,其用意在于全面清剿市场上的中、小日化品牌。但是,宝洁此举对其自身来讲也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可能给旗下品牌(如飘柔)造成不利。 针对明年营销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应在以下方面格外留神:首先,进一步区分“销售”与“营销”,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其次,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企业需花大力气来研究顾客需求以更好实现市场细分和选择。再次,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品牌建设将成为部分优秀企业的营销主旋律。另外,注意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策略联盟”。 ■国内营销走向成熟 我们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浸染着营销的气息,小到商品,中到社区、城市,甚至于国家亦然。这意味着2003年中国营销界开始走向成熟。 刘红鹰 《网易商业报道》主编 或许2003年是营销专家们颇感郁闷的一年。当前,中国的营销理念已与所谓国际最新、最先进的营销理念同步,但这些新理念再也无法取得前几年那样一夜风行、洛阳纸贵的轰动,这让营销人多少觉得失落和沮丧。就此,有人提出营销要“全球化视角、本地化行动”,这也立刻招来了同行的反对——觉得应该是“本地化思维、本地化行动”。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一招鲜、吃遍天”盛况不再,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商品营销已被极端泛化,我们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浸染着营销的气息,小到商品,中到社区、城市,甚至于国家亦然。这意味着2003年中国营销界开始走向成熟。 ■营销战术各显神通 今年中国的营销环境,可以说无论是新来者还是后来人、无论是初涉营销还是深谙营销之道的不同企业,都纷纷粉墨登场了。 何力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 我个人对蒙牛借“神舟五号”大打“航天员”牌和麦当劳激情滚动“I’M LOVIN’IT”两大事件的印象特别深刻。前者堪称传统企业营销的成功范例,无论营销的操作力度和技巧,都迅雷不及掩耳,发挥得淋漓尽致;后者是麦当劳这一跨国快餐巨头,在中国实行整体营销转型的新尝试,它从专注于儿童食品迈向年轻人食品,品牌形象鲜活有力。以上一中一西的营销案例,恰好就是中外企业在营销上的各显神通。 今年中国的营销环境,可以说无论是新来者还是后来人、无论是初涉营销还是深谙营销之道的不同企业,都纷纷粉墨登场了。
■营销需迎合市场和消费者 如何找到契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诉求的突破口,一举成为企业为提升竞争力,而梦寐以求的“秘笈”。 柯斌 《新京报》经济新闻部主编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营销事件是,蒙牛借“神舟五号”大打“航天员”牌。蒙牛抓住了“航天员专用”这一当时的营销机遇,旗帜鲜明地现身幕前。全国重点城市的公交车站台上的大幅广告,都为蒙牛摇旗呐喊。这种抓准机遇的高度灵敏,使蒙牛在今年的乳业竞争中尤为抢眼。 今年,宏观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动、“市场为导向”概念的深入民心和消费者的日渐理性,都催化了国内营销环境的变化。营销成为更为错综复杂的课题。如何找到契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诉求的突破口,一举成为企业为提升竞争力,而梦寐以求的“秘笈”。 ■打造品牌是营销至高阶段 今年的营销环境从以“价格战”、“促销战”为主,过渡到“要品牌,做品牌”,彰显了国内营销环境的复杂多变。 孔繁任 《销售与市场》总策划 今年印象最深的营销事件是“动感地带”为力克目标顾客群而使出的促销手段。具有垄断性的企业在营销上如此旗帜鲜明地树立自己的品牌,实为一大进步。 今年的营销环境从以“价格战”、“促销战”为主,过渡到“要品牌,做品牌”,彰显了国内营销环境的复杂多变。事实上,营销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以大量销售为主的初级阶段;第二,产品销售给一定目标人群的阶段;第三,全球化营销阶段;第四,打造品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的阶段。在中国,21世纪新营销的实现绝非易事。首先,行业自律有待提高,暂时缺乏健康有序的营销土壤;其次,实现新营销的众多硬件措施缺位。概括来讲,把科学化的管理导入营销的全过程,即延长管理半径,把营销贯彻到从产品到终端,再到消费者等一系列环节,就是有效办法。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麦婕莹 金杜 第 1 2 3 4 页 下页:营销经理人眼中的2003营销(1)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