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营销危机诊断
7 上页:第 3 页 然而,成功并不意味着自身就一定能持续,据悉丝宝集团目前已经进入了销售的“平台期”,有促销有销量、没促销没销量成了令管理层万分头疼但不知计将安出的头号难题,有媒体报道舒蕾2002年的销售额也由两年前的近20亿元跌到10亿元以内,“发家法宝”已经成为“败家之道”,真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况味。 就在业内不断置疑“舒蕾模式”之风尘嚣日上之际,我们依旧坚定地认为,舒蕾的终端模式并没有错,业绩先升后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前促其成功的产业和策略基础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 1、宝洁的“帝国反击战” 作为“学生”的舒蕾的胜利,让作为“老师”的宝洁从梦中惊醒,睡狮一旦醒来就绝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宝洁决定改变既往过分依赖大众传播的策略构架,决定用一揽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让“学生”明白“老师到底还是老师”。 首先是通路转型,宝洁深知现有的经销商由于优越的生活过得太久是很难贯彻执行终端战术的,但宝洁又不可能象舒蕾一样踢开经销商自建分销网络。宝洁走了高明的两步棋。第一步提出整合经销商的“2005分销商计划” ,要求代理商最终要向储运商转型,当然经销商的利润也要随职责简化而降低(这引起了相当的不满,但终被解决),把节省下来的费用转移向终端。第二步推出“全程助销方案”,宝洁在全国范围扩充营销队伍,要求经销商组建“宝洁产品专营小组”,分为大中型零售店、批发市场、深度分销三个层次,每个组员将是一个独立的“终端经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终端经理”将与“产品经理”同样显赫),宝洁通过设立“厂方代表领导制”的方式在控制“宝洁产品专营小组”同时基本掌控了终端网络。 其次是试探性反击,宝洁就是宝洁,他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反击,逐步反击有几点好处,一是不暴露全盘意图保留主动权,二是通过“神经战”慢慢折磨对手,三是看看终端推广到底有多大效果和提高途径在哪里,四是观察对手的应对从而盘算自己“应对的应对”。2000年宝洁把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南京作为终端促销的五大试点城市,到了2001年初宝洁对丝宝根据地中南、华南市场发起“大店风暴行动”和“美发店中店”的反扑,2002年的“洗发水终端胜利计划”更将宝洁的“帝国反击战”推向高潮,宝洁不仅针对全国重点城市3100多家大型卖场推出了宣传陈列促销的一揽子方案,同时又通过大量支付陈列费在中小店里购买货架的方式发动侧翼进攻。 最后是配合价格战,在终端决战期间,宝洁史无前例地进行了部分产品的重新包装或多种方式的降价行动,主要的“攻击部队”飘柔先后三次降价以求彻底出清对手。 “睡狮已醒”,宝洁眼花瞭乱的“迷踪拳”,势必使得定位与其相仿的舒蕾深受其害。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