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晨宝马诞生记 7 上页:第 2 页 中华归宿 沈阳汽车界曾经传出宝马希望华晨放弃中华轿车的风声。但是华晨汽车在各种场合都会强调不会放弃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条腿是与宝马合资生产宝马轿车,另一条腿是自主生产中华品牌轿车以及金杯客车。放弃中华轿车就等于完全受制于人,华晨绝对不会放弃这种底线。 事实上,姗姗来迟的中华轿车2003年已经赢利了。2003年上半年,中华轿车已经销售了1.5万辆,预计全年能够达到3万辆。苏强说:“我们的盈亏平衡点是1.5万辆。” 中华轿车开始长大成人,宝马公司应该功不可没。早在2001年合资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宝马公司与华晨汽车已经就技术援助中华轿车达成了协议,先后有多批德国宝马的工人来到中华轿车的生产线上。“当时华晨汽车还没有制造轿车的经验,主动要求宝马提供帮助。”苏强说,“中华轿车对宝马至关重要,华晨在中华轿车项目上有三长两短的话,合资企业就不会有好的前景,这点宝马认识得非常清楚。” 帮助中华轿车对宝马来讲也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宝马派来做技术援助的人既帮中华轿车解决问题,帮华晨按宝马标准把质量体系建立起来,把生产线打通;同时又能够了解员工状况和设备性能,发现共线生产会有的问题,以便为合资做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然而当合资企业顺利建成之后,宝马公司还会那么慷慨吗?苏强说:“现在宝马对华晨还是open的,只要华晨提出来什么方面需要援助,宝马都会满足。因为它对自己的品牌很自信,中华只是一个中档品牌,宝马是个豪华品牌,它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 怀疑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华晨汽车对外一直强调中华与宝马共线生产,却很少清楚说明中华轿车的厂房和设备实际上已经全部属于华晨宝马合资公司。具体细节是,中华轿车是租用华晨宝马合资企业的厂房,并且委托合资企业给中华轿车加工车身,华晨汽车既要付给合资公司厂房租赁费,也要付相应的加工费,颇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不过双方如此合作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双赢。根据宝马与华晨的合资协议,公司注册资本是1.5亿欧元,总投资为4.5亿欧元,但是双方实际支付的资金有限。表面上,华晨汽车以现金出资,但是转手合资公司又购买了生产中华轿车的厂房和设备;宝马公司也是如此,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宝马技术以使宝马不必动用过多账面资金。 中华轿车现有厂房和设备的双班产能是每年10万辆。中华轿车2003年大约年产3万辆,还余7万辆的产能,而这7万辆产能,短时间内中华轿车很难消化,与其让它空放不如撇出3万辆产能留给宝马轿车,由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华晨汽车的资源,而宝马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合资到投产的过程。 当然,宝马还是未必从内心里希望华晨自主品牌轿车长大成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分析师找到了两条理由。 其一是担心中华与宝马共线生产降低宝马的形象。据记者了解,虽然宝马与华晨共线的设备目前只有涂装线和末端测试线,但是如今在中华轿车的对外宣传中,与宝马共线生产是其亮点。宝马不会害怕中华轿车成长起来后抢了自己的饭碗,但是防止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宝马品质误解并不多余。 其二是当2005年国产宝马规划的产能达到3万辆后,为了生产的方便可能会倾向于继续占用中华轿车的产能。对此,无论是宝马公司还是华晨汽车,目前都表示还没有考虑未来的问题。不过如果中华轿车发展形势不妙,产能得不到持续增长,那么未来宝马不需要另觅新地,就能顺利实现产能扩容。 合资前程 如果说当初与华晨合资考虑的是试水中国市场的话,那么现在宝马公司对国产宝马的销售前景不再有任何怀疑。 华晨宝马2003年的销售目标是2000到3000辆,2004年的销售目标则是1.2万到1.5万辆。吴小安对《环球企业家》表示,2003年合资公司会有亏损,但是2004年则会盈利。根据他的数据,合资公司销量达到1万辆时便是盈亏平衡点。 宝马品牌豪华轿车3个系列之中,7系价格最为昂贵而3系列则相对最为便宜。在全球市场,宝马3系都是宝马旗下卖得最好的产品,占了宝马全球销售量的3/5左右,但是在中国大陆市场,进口宝马3系销量最少,这让宝马集团感到“穷国的富豪同富国的富豪有着同样甚至高出一筹的消费胆量”。 不过宝马并不低估3系在中国的远大前程。国产宝马325i价格为47.385万元,比进口车便宜了将近20万元。未来国产化率一旦达到40%,价格还会大幅度下降。宝马相信3系将在中国柳暗花明,它争夺的是大众汽车公司奥迪轿车的饭碗。 奥迪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已经属于高档轿车,它的价位正好与国产宝马3系列在一个层面。2004年春天,华晨宝马还将推出配备4缸2.0升发动机的318i轿车。这更是对奥迪的一个打击。根据华晨宝马预测,2004年销售的宝马轿车中,约有2/3为宝马3系列轿车。 不过宝马并不愿意将大众公司的奥迪轿车视为高档汽车。庞克认为华晨宝马才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豪华轿车的汽车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上公认的另外一家豪华轿车生产商。2001年,它在觉察了宝马与华晨的合资谈判后,才改变不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的策略。2003年9月匆匆忙忙与北汽控股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准备在中国生产奔驰E级和C级高级轿车。 奔驰落地北京的声音传出之后,通用凯迪拉克和瑞典沃尔沃也要“中国造”的传言便接踵而至,眼看着中国的高档轿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宝马高级副总裁吕德·派森认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宝马只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奔驰。” 在全球豪华轿车市场,奔驰份额还是名列第一。但是庞克发誓要超过奔驰,在中国宝马非常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奔驰的本土化已经落了后。根据协议,国产奔驰要到2006或2007年实现批量生产,而国产宝马到2005年就准备达到3万辆产能。 一位汽车分析师就此次收购事件分析说,华晨宝马一定会挣钱,而增加华晨汽车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就等于让华晨汽车多盈利,让它在资本市场更加好看。又因为被收购的沈阳市政府资产中包括许多老旧的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很困难,与合资公司挂上钩,既可以增加些盈利,还可以有机会在未来争取到合资公司的配套。” 汽车零部件配套这个汽车生产的重要环节很可能会让政府动心。华晨宝马的国产轿车零部件配套国产化率未来要达到40%,如何保证不被干预自由选择供应体系是宝马公司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原载:《环球企业家》2004年一月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