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经理人六项战略修炼:孙子兵法与竞争的学问 7 上页:第 1 页 避实击虚。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其他的原则都是遵循这一原则而产生的。正是这个原则使得施瓦兹科普夫将军的军队在海湾战争中能够在四天之内打败了伊拉克,而且几乎没有人员伤亡。 在商界,如果“不战而全胜”是你的战略目标,那么“避实击虚”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你公司的资源来攻击竞争对手的致命弱处,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条原则背后的道理非常简单,攻击竞争对手的弱处比攻击对方的优势能更有效力、更有效率地利用你的资源。攻其劣势可以更好地利用你的有限资源,而攻其优势只会浪费你的资源。攻其劣势可以缩短取得胜利的过程,而攻其优势只会使这个过程变得更长。攻其劣势可以增加你胜利的价值,而攻其优势只会丧失这种价值。总而言之,避实击虚可以使资源消耗最少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回报,因而能使利润最大化。 不幸的是,以硬碰硬往往是西方国家的许多公司最喜欢采用的竞争方法。这是因为,直接的方法已经深深根植在西方国家的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了,这体现在我们的传说、我们的体育运动、以及有时候我们的军事冒险行动上。两个全副武装的骑士,骑着战马飞速地冲向对方,他们惟一的目标就是要将长矛插入对方的心脏。这是一种在决斗中“站好,射击”的方法,是一种“将球传给后卫,再带至中场”的思想意识,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这就是正面进攻的理念,急躁、粗心而又缺乏谨慎的思考。 让我来给你举一个企业的例子。从1990年开始,凯马特(Kmart)花了三年的时间设立了153家新的折扣商店,并对原有的800家商店进行了翻新,这是它斥资30亿美元要与前景看好的沃尔玛(Wal-Mart)进行较量的战略。当时,沃尔玛正从乡村地区向凯马特所在的市区扩张。作为回应,凯马特的CEO发起了针对沃尔玛的直接进攻,降低了数千种商品的价格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了弥补其他商品的降价损失,凯马特开始增加能够带来较高利润的服装的销售。五年之后,这个付出巨大代价的直接进攻战略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在执行该战略的最初三年里,凯马特的新店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由167美元下降到了141美元。凯马特所购进的服装要么积压在库,要么以清仓价甩卖。同时,由于沃尔玛为了竞争也将价格降到了同样水平,凯马特也未能用低价格将顾客从沃尔玛吸引过来。沃尔玛的一位经理这样说:“这非常简单,在廉价方面没有人能够超过我们。” 这种直接的以硬碰硬的竞争倾向并不仅仅来自于我们的文化,还来自于一种危险的简单推理,这种思路极具诱惑力,而且一直误导着人们。这个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作为最低成本的提供者或增加研发和营销费用来取得成功,那么我们也可以做到。我们只需要效仿竞争对手一些很好的举措,就可以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这个逻辑稍作改变的含义是: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能够生产出一种很好的棒棒糖(或是相机、汽车等等),那么我们也可以。这种竞争模仿战略引导着许多公司的经营者总是针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的优势来进攻。 AT&T就是遵循这样一种逻辑来进入计算机市场的。AT&T的惨败说明了以强对强竞争方法中的问题,既然它不具有创造性也不是建立在攻击竞争对手劣势基础上的,就注定会使公司卷入一场消耗战。消耗战战略背后的基本理念是,你的资源要比竞争对手的资源能够支撑更长的时间。在实际中,这就意味着你的公司不仅要拥有足以超过竞争对手的资源,而且要具有将资源的消耗坚持到竞争对手认输为止的意志。但通常的情况是,竞争对手都顽强地拒绝认输。 无论是在商业舞台还是在战场上,消耗战战略和以强对强战略的结果都是失败,消耗了宝贵的资源却没有收获或收效甚微。在商业上,已经生产出的商品最终被顾客退回或无法销售,购买了你的商品的顾客无法满意,本来可以创造新市场的新产品却没有资金支持,公司的财源枯竭。在短期内,每一个小小的失误好象都只是一个小挫折,如果执迷不悟地尝试这种战略就会削弱了公司的实力,使竞争对手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就是施乐公司(Xerox)在几年前的写照。 那么,作为一个战略制定者如何才能成功呢?你必须“击虚”。一种途径就是攻击竞争对手价值链上最弱的部分。 如果你所处的市场由几家大公司和许多小公司组成,而你的公司是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有一种方法可以取得成功。那就是,不要试图通过攻击其他几家大公司来从他们手中夺取市场份额,相反,应该一次一个地攻击较弱的对手,这样,你可以通过获得新的顾客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来包围主要的对手,但又不与这些大公司发生直接冲突。这就是沃尔玛对付西尔斯(Sears)、凯马特和其他一些大零售商的方法。 用自己的优势攻击竞争对手的弱势,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另一个虚弱之处会在组织边界上产生。就像两个作战单位在边界点上的协调可能会遇到麻烦一样,两个公司的协调或者公司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找到竞争对手的边界,你就能够取得优势。 对于你的攻击的成功来说,进攻并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攻击也可以在心理层面上进行,把进攻目标指向并集中于竞争对手的思想。 正如你所看到的,使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并不需要耗费多少资源。我已经指出许多可以实施攻击的潜在位置,你必须确定哪个虚弱之处是你可以最有效地实施进攻的。这需要在你所选择的虚弱之处的易攻击性和竞争对手因你的攻击所受到的损害之间进行权衡。显然,最好的“击虚”之处应该不仅是竞争对手极其容易受到攻击之处,而且如果攻击成功的话,会对对手造成重大损害之处。这个弱点就应该是你重点突破的地方。 在集中力量向竞争对手发起进攻之前,你必须等待良机。你需要时间来进行准备,在现有的市场细分下巩固你的地位,建立自己的储备。这些都是应该做的。然而,要记住,你的公司并不能仅仅通过保住你的顾客而成长。它必须通过进攻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 作为一个战略家,你不仅需要确定竞争对手的劣势以及攻击之处之所在,而且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以个人顽强的毅力来避免进攻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孙子所说,要战胜对手实现目标,必须要有“先知”。 先知不是根据过去规划未来,也不是简单的趋势分析。它是第一手的洞见和对对手的深刻了解:他的强势、弱势、计划和人员。 由于缺乏资金、缺乏兴趣或是缺乏分析技术,企业所做的竞争分析往往只是对竞争情况进行的表层思考。你将看到,你需要的竞争对手的所有数据都可以从公开的资源中获得。阴谋诡计没有存在的必要。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缺乏竞争对手的数据,设法获得这些数据是十分必要的。有的管理者满足于提供给他的有关竞争的几个事实,就让管理人员自以为是地制定所谓有效的战略,并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然而,事实上你的管理团队是在黑暗中运作。满足于如此简单的分析就是在埋下祸根。 企业经常会去攻占不太熟悉的市场;在对新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能力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与之较量;与他们自以为“熟悉”的老对手开战,但实际上却不熟悉。这些企业不是在寻找和试探过对手的劣势后,再向其进攻;而是张惶失措、匆匆忙忙与一个接一个的竞争对手碰撞;有时能够打击到对手的弱势,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与对手的强势发生面对面的竞争。 要想赢得竞争,就必须了解竞争对手,了解自己的公司,了解自己的市场。 作为了解竞争态势的起点,应该从基本的情况开始,那就是事实。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如何、员工人数多少、生产何种产品、产品有哪些市场?购买对手的产品并解剖它,弄清对手的制造成本。这些就是事实——它们给你提供了进行分析的基础。然而要意识到仅有这些事实是不够的。你必须进行深入分析,必须将这些事实与你获得的能够告诉你对手的战略的信息结合起来。这些信息可以从对手本身获得,从诸如它的年报、季报、广告、公告中获悉。商业杂志和商业报刊也是信息的来源。 即使好的企业也会犯错误。 1994 年9月下旬, 惠普公司宣布实施“AS/sault”计划,这是一场针对IBM公司成功的AS/400中型计算机的市场营销行动。它的目标是运用价格折扣的方法将IBM的顾客吸引到惠普公司的 9000系列产品线上来。这次行动以在《华尔街日报》上的宣传为开端,这个宣传描绘惠普公司将要做的广告,该广告的内容是一个预言家看着一台AS/400说:“但是在这里我没有看到清楚的未来”。惠普公司的广告试图将AS/400说成是一个濒临消失的产品,这是对 IBM 公司的这个极其重要的高利润产品的直接攻击。 如果这次攻击早点实施的话, 惠普公司可能已经消灭了它;当时 IBM 公司的管理团队是另外一些人,并且AS/400的状况也不好。 然而,惠普公司的经营团队没有花时间去了解现在由刘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所率领的IBM 公司的新管理团队。自从郭士纳于1993年加入IBM公司以来,他的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使企业更加积极地面对竞争。惠普公司也没有考虑到IBM最近对AS/400进行宣传的新能力,这些宣传已经使它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 当惠普公司的直接攻击来临时,他们在《华尔街日报》上大肆宣扬,但IBM的反击迅速而有力。IBM公司在随后一周的《华尔街日报》上也做了一个广告,广告中宣称惠普公司只是市场中的二流角色,为了取代市场的主导产品AS/400在做最后拼死一搏。广告的标题是:“尝试一下吧,惠普。”在广告中,IBM公司还趁机将拥有AS/400和拥有HP 9000的好处作了一番比较。 结果怎样呢?行业中许多观察家认为,惠普公司抢走IBM的顾客的努力即使有一点成功,但也很有限。有人说:“最终总会有人和IBM竞争的。但如果惠普公司是IBM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只在一两个行业中强大,那么IBM会一路欢笑,直到最后。”一个行业杂志注意到,“对惠普公司的行动进行审视后,我认为惠普公司对AS/400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导致惠普公司对其9000系列产品的优越性能的不公正的自信。”主管惠普公司AS/sault行动的执行官詹姆斯·于 承认,惠普公司原本就没抱希望将AS/400挤出市场。他同意“AS/400是中型机中最大的、最受欢迎的产品。” 在这个实例中,惠普公司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他们与最大的竞争对手进行正面较量,并且是非常公开的较量。他们之所以犯错,是由于他们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对手产品的实力、对手管理团队的思想、甚至没有考虑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相反,在这场竞争中,惠普公司使IBM更加警醒到了惠普公司的威胁,增加了IBM优先处理这个威胁的紧迫感。 那么,惠普公司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次直接攻击之前的几年中,惠普公司一直寻求AS/400最重要的商业伙伴的支持。这些企业向IBM提供支持AS/400运行的重要应用软件,这使得消费者只购买AS/400而不去购买其他计算机。惠普公司已经设法同AS/400的十五家最大的合作伙伴中的11家建立了业务关系。惠普公司应该默默地继续实行这种巧妙的、间接的方法,而不应当和IBM正面较量。 为了获胜,你必须将先知和计谋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不仅包括竞争者的事实,还应包括它的能力、文化和思想。要了解竞争对手对你的进攻的反应。 了解你自己公司的工作细节。了解产品、工作流程和人员。了解你的强弱之处。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够做什么,而且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做什么。 了解你将要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的“地形”。分清楚哪个市场利润丰厚,哪个市场无利可图,哪个市场可以对你的公司走向成功提供支持,哪个市场是不应进入的浪费资源之地。建立一个情报基础结构来提供这些知识。 最后,使用计谋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让竞争者知道。使竞争对手的经营者对你的行动处于茫然无知之中。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进攻时间和地点。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