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业的喧嚣与躁动 经过了多年风起云涌的角逐,中国的PC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乱局。有人所向披靡高歌猛进,有人顾影自怜且战且退,有人视为畏途甘居二线,有人捧为热土万金求入。在众PC厂商沉浮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 先入者要求清场,后来者要求洗牌。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谁都不愿意面对,谁都不得不面对。有人形容:在电闪雷鸣即将到来时,地下的蚂蚁开始慌乱搬家、空中的蜻蜓开始拼命扑腾翅膀。PC产业眼下的时局,大致如此。 一位PC界资深的咨询人士则将其归结为“产业宿命”:中国的彩电产业已经走过了第一次全行业亏损,正在借助新的技术创新期望迎接第二轮高增长。手机产业以最快的速度走完了PC曾经走过的道路,也在进入饱和状态。接下来逃不过魔咒的,将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庭娱乐和数码产品……。 在中关村,越来越多的PC企业倒毙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一次毁灭,才可能获得重生。”如同电影《魔戒Ш》中的“王者归来”大战一样,PC产业的增长曲线很难摆脱咒语般的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PC等同于IT。它不仅见证了联想等一批民族品牌的崛起,它的沉寂与喧闹亦牵动着IT界的跌宕起伏。2004年,PC这颗IT界最活跃的因子再度将IT格局搅动得变数重生。 2004春夏,PC事挺多。 是用结果来证明过程,还是用过程来评判结果,这对于柳传志来说都已不再重要。4月22日,这个中国最大PC厂商的创始人心中却异常沉重。 两个月前,由于未能完成2003年营业规模达到600亿元的目标,联想集团被迫进行大规模的内部重组,同时裁员5%。一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文章——《亲历联想裁员,公司不是家》——更为此次危机之下的战略调整增添了几分沉重感。 两个月后,一切似乎归于平静。当人们满心希望能从柳传志那里探寻到联想下一步的宏图大计时,才发现此次调整给他带来的冲击,要比对任何人都来得猛烈和深刻。 在过去的3年中,杨元庆一直试图改变联想在大众眼中“PC厂商”的角色,取而代之以“全方位IT服务提供商”。以2002财年为例,联想IT服务业务虽然增幅到达200%,但因为基数很小,对集团利润的整体贡献率过低,只有1.1%。这只是联想战略失误之一。 在中关村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柳传志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公司老板一样不被人所关注。但十几年后的今天,是柳传志成了大事,登上了IT霸主的“点将台”,使联想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而当年笑傲江湖的英雄,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 5月11日,在著名数据调查公司Gartner公布的亚太地区第一季度PC销量排名表上,数据显示惠普已经超过联想成为亚洲第一。尽管另一著名调查公司IDC的同期数据表明,联想以微弱优势仍居亚太区头把交椅。联想在亚太PC市场称王称霸的日子也许很快就要成为历史。惠普和联想无论谁爬上了第一宝座,优势都很微弱。国外品牌与联想的PC之战继续开打可能导致市场的崩盘。这对于靠PC起家的联想来说,无异于睛天霹雳。 接二连事的事故,PC龙头老大联想或许有了一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慨。 旧的市场格局正在裂变,而新的市场势力迅速成长。细数在PC市场上先后出现的厂商,同创电脑已经消失殆尽,长城电脑PC业务外包,海信已经偏居一隅,海尔在市场上基本难觅踪迹。死的比活下来的多多了。 另一方面,国际厂商大兵压境,IBM、戴尔自不必说,惠普也于2003年重返中国家用PC市场,欧美一些国家的中小品牌,如德国的德亚、美国的AMW、eMachines等品牌也把触角伸进了中国。 “利润日趋微薄,价格战难解难分”,在一片唱衰PC的声调中,却不断有IT的新兵老将蜂拥而至。清华紫光亦以初期投入5000万的资本大张旗鼓挥杀进来。历经风雨的PC老将浪潮重新将PC定义为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将东海电脑纳入麾下后的大亚集团亦杀入PC领域,同创在PC领域沉寂多年后试图东山再起…… 企业择利而为之。2003年掀起的PC复辟狂潮究竟是对叫嚣了数年之久的“后PC时代”的否定,还是预示着PC乃至整个中国IT业2004的重生与华彩?本已被称为“夕阳产业”的PC业是否还有油水可捞? 2004年PC市场的一场恶战似乎是在所难免。对国内PC厂商来说,2004年更是关键的一年——又一次走到了关乎生存的十字路口。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