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业惊变 从2003年开始,关于行业整合的惊呼就没有间断过。也许喊的次数多了,有“狼来了”之嫌,因此,后来逐渐不被人注意。 而就在2003年里的上半年里,销售疲软曾经令许多业内资深人士不禁大惊失色,一时之间,关于“市场疲软”、“好日子不再”的悲观论调铺天盖地。出乎意料的是,当年的产销居然创造了新的奇迹。 到2004年里,上演的几乎是类似的一幕戏。然而,2004年有新的内容,这就是来自政策层面的强力整顿:生产准入、生产合格证……也就是说,2004年虽然还是在创造奇迹,但是,奇迹的主体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前20名的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而小企业的占有被不断地压缩。 进入2005年,形势变化之剧烈,是前所未有的:在年初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正式宣布撤消28家生产企业的公告。而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许多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被迫退出。 悲观情绪再次笼罩在许多企业的头顶,当然,苦皱眉头的多是些中小企业。 2005年,与别的年头有什么不同?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要说不同,那就是一个更加理性而有治的行业环境正在形成。 2005年,其实是个分水岭:2005年以前,不规范的操作滋养着一大批灰色财富拥有者;而2005年以后,市场将主导企业生死。 2005年,不仅看政策的脸,还要看市场的脸。 政策施压 如果说3C认证的效果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紧接着跟来的一系列政策则将许多不具备实力的企业逼上了悬崖。 就在2003年3C认证结束后,许多企业正准备松口气,却不料后面的政策更加强硬。与急迫。首先是生产准入制度的实施。《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规定,摩托车生产企业必须满足六个准入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生产的摩托车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具备摩托车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具备摩托车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必备的检测能力。由于生产准入的要求比较高,不具备相应的实力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据知情人透露,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国家发改委组织生产准入考核时,一些小企业纷纷活动,甚至在考核组下榻的宾馆进行公关,还一度将局面弄僵。但是,无论软硬,都没有改变企业被淘汰的命运。首批28家被撤消公告的企业已经永远地失去了机会。 “其实,这28家企业即使不被政策淘汰,最终也熬不过这个冬天,它们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了,存活的机会几乎没有。”某资深行业人士认为,政策的实施不过是加快了它们的死亡速度,“也许只快一步”。该人士的话也似乎不无道理。 尽管如此,更多的人则看到了希望。这些人代表的是大企业集团的主流意见。他们认为,政策应该更严格些,或者说,还应该不断地提高门槛,只有这样,政策的真正作用才会发挥出来。那么,真正作用是什么作用呢? “这么多品牌的共生肯定是不正常的。当然,市场最终会作出判断。但是,对那些明显是浑水摸鱼的企业有必要太手软吗?现在是市场经济,而不是慈善经济。”某大型企业的老板这样说。显然,对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摩托车行业来说,他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在某代理商那里,对政策作用的怀疑依然存在:“这么多年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次真的要动真格?” 如果说生产准入还不足以形成足够的整顿力度的话,那么,欧II排放标准的执行,则意味着又一轮的跨栏正式展开。由于是国家环保战略的大势使然,对于摩托车企业来说,只有达到欧II排放标准,企业才能进行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这一关是必过之关。这里就涉及到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问题。对于大的企业来说,不在话下,而对于那些小企业来说,则不太容易。二是成本问题。由于要进行技术改造,会增加数十元到一百元左右的成本,对于以低价获得生存机会的小企业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按照规定,在2007年1月1日将执行欧III标准,到那个时候必须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需要增加数百元的设备投入,每辆车的成本将增至800余元。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压力,必然会淘汰一批小企业。 很快,在这场环保风暴中,一些小摩企就显得岌岌可危了,它们纷纷主动出击,寻找最后的救命稻草。来自重庆几大一线摩企的消息称,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几乎都接到了小摩企要求挂靠的请求。而面对这些一厢情愿的小摩企,几大一线摩企的口径完全一致:一律拒绝。小摩企为何投靠大摩企?先后有30余家小摩企接踵而至的建设集团高层人士分析,首先是3C认证。据了解,要通过3C认证,摩企认证费用就要超过100万元,而要想顺利通过准入考核,除了要拥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和强制性检测手段,通过准入费用也在1000万元左右,小摩企自然无法承受。另外,为了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同样需要投入几百上千万的技改资金,小摩企根本无法拿出这笔庞大的费用。对无法跨越这些门槛的小摩企来说,挂靠显然是一条捷径。据了解,小摩企想要挂靠大摩企,只要向大型摩托车企业缴纳一定的挂靠费即可“正大光明”地生产大摩企的品牌产品,因为其他的政策和市场压力都将由大摩企代替他们去承担。但这毕竟是一相情愿的事。某一线摩企有关人士称,小摩企想利用一线摩企为他们当“挡箭牌”,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力帆总裁杨洲曾表示,不论从技术、产品品种和实力等方面,他们都不需要原始而不上规模的小摩企加入。他认为,挂靠是把双刃剑,尽管接受小摩企可以做大力帆的整体“盘子”,让力帆看起来规模更大。但小摩企的加入,会让力帆感到来自品牌以及企业形象的压力,“如果这些小摩企打着力帆的旗号胡作非为,力帆的牌子不就砸了”。而事实上,一线企业还有其他考虑:养大了别人的孩子,到时候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威胁?养虎遗患是千古遗训。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的环保政策,其本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摩托车产业的升级换代,优胜劣汰自然难免。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依然有一些小企业在大企业的庇护下,存活了下来。 “现在有很多企业的观望,如果政策不是很严,他们仍然想再捞一把。”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可以肯定,这样的企业依然不少。而事实上,悄悄地退出的企业也不少,如果把2年前的企业数字与今天的数字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许多曾经满怀“豪情壮志”的企业已经找不到了。 当然,最具有杀伤力的还是一车一证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摩托车行业的利税为17亿元,而按照正常的纳税,至少应该在50亿以上。也就是说偷、逃税现象极其严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行业90%以上的企业依据有关纳税的法律法规都没有交足税款。有人告诉记者国家规定消费税按10%的比例上缴,但是整个行业的实际征收的结果5%也没有达到。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消费税是按销售收入的10%计缴。市场销售的摩托车一般平均每台是3000多元,出厂价是2500元左右,用此数乘以10%的消费税,每台都应该缴纳250元左右的消费税。而记者专程到一些大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摩托车平均每台售价3000元以上的企业,依据2001年有关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我们把这些企业的销售总量和上缴消费税总数相除后,只有钱江摩托是每辆缴税343元,其余大部分每辆摩托车缴的税是200元以下,不足100元也有很多,50元以下者也大有人在。最严重的是一些中小私企。这些企业偷税最高的比例达27%。因为如果偷逃了1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自然也不会缴纳,这两项加起来就是27%。 而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如是说:“10%的消费税太高,企业按此比例缴纳非死掉不可,这项规定应该调整。因为事实上,也很少有人执行。许多地方像对我们这样的大企业采取"挂",你产生了多少你如实的产生,但是我只是叫你交三成,七成可以挂着,即:交三挂七。”他还说,整个行业上缴5%的算是比较高的;一些小企业消费税也就交1%、2%。 除了消费税外,因为不开发票而偷逃消费税的企业同时也偷逃了增值税,两项合计高达27%。如果一台售价为5000元的摩托车,由于企业偷逃税款,就会挤出2000元左右的利润和降价空间,足够那些违法偷税的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同时还能获得超额的利润。 “你知道前几名的真实销量吗?现在国家统计的销量其实比真实销量低很多。”在6月份进行市场调查时,某代理商私下对记者说。去年年底,某中央媒体的一篇关于骗税的报道,引起国家税务总局的极大关注,国家税务总局迅速行动,派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加强了税务监管力度。在今年年初,各地方税务部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加大了对摩托车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偷、逃税的同时,还有大量的黑工厂拼装质次价廉的摩托车冲击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家公告之外,还有大约100多家黑工厂在非法拼装摩托车,总量大约300万辆,如果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作坊,总量可达500万辆。而如果产量每年在30万辆以下,一条生产线不超过30万元。在零部件上,拼装企业都采用最便宜的。比如正规的发动机每台都在2000元以上,原材料涨价后应该在3000元左右,而那些拼装摩托车的黑工厂所用的发动机最多在1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拉开2000元左右的成本差距。 由于无法有效地对产销量进行监控,瞒报、少报就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途径。尽管摩托车的利润一减再减,但是价格战并没有少打。一度曾传出“买摩托不如卖白菜”。由于能够在税收上做文章,一些小企业即使没有规模,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如果实行一车一证,将大大减少瞒报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偷、逃税的难度将大大增加,那么,要赢利就必须依靠产品自身的利润,而不是靠逃税。而这虽然会断掉许多企业的利润渠道,但是,它将使所有的企业站在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上。 利润黑洞能否被有效堵截?如果真的被堵上,那么,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生存的唯一通道就被封锁,其生存难度将加大,危机必将紧逼而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