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商业地图的十大关键词 7 上页:第 3 页 8、旧经济 ●谈未来的时候,提到“旧经济”是有趣的。“旧经济”主要是针对新经济而言,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旧经济”的实力。全球电子商务的主要驱动者在经历了股市火如骄阳、冰如三九之后正从昔日的以.com为主角的纯电子商务网络公司,转变为以水泥为主角的商务电子化的大牌传统企业。未来将是电子商务与商务电子的共荣时代。 资本市场对互联网的狂热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由于人们从事购买活动时信息的缺乏,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成本,那么,当互联网可以提供任何两个个体之间及时的、几乎零成本的沟通之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直接交易所引起的交易成本降低将形成对传统商务方式的迅速替代,这个过程自然也同时伴随着巨额财富的转移。 但是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的替代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迅捷,一个完整的商务过程,在信息沟通之外,还受制于信任、情感、习惯、支付、规模、物流等其他非信息化因素,而传统商务在这些方面积累的优势都是新生的电子商务一时无法取代的。实际的效果和想象之间的落差又把火热的.com公司打入了冷宫。 短期来看,由于忽视了替代过程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革的艰难,人们可能高估了网络新经济的威力;长期来看,互联网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又可能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 如果要区分商务电子化和电子商务,商务电子化可以认为是传统的EDI(电子数据交换)基于互联网媒介的一种深化和延伸,这是一种点对点的信息平台。事实上在互联网形成规模之前,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商务电子化,比如宝洁做为沃尔玛的供应商,已经做到了和沃尔玛共享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并及时补货。基于互联网的商务电子化可以把这种点对点结构平台化。它可以在几个方向上扩展,一方面信息的共享不只是在两个企业之间,而是一个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基于共同的信息组织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在信息共享之外,可以深入到产品设计、营销、客户服务等各个层面,形成虚拟组织的商务模式;更深一步,商务电子化和制造自动化相结合,把订货、制造、物流以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融合为一个无缝衔接的大自动化系统,以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起点,驱动系统各个部分自动运转满足客户的需求。 而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的新经济电子商务同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展望其发展,第一是只有在互联网平台上才可能形成规模的商务模式,如个人对个人的销售、团购等。eBay之所以在互联网低潮之后能够率先崛起,和它完全的互联网特性有关。第二是互联网本身所产生的消费模式所带动的商务模式,如在线角色游戏、网络电视、虚拟世界等,这些消费和传统经济无关,完全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也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商务电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要更多地受到社会和经济大环境如物流体系、支付体系甚至更深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企业内部的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些都意味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变革已经开始,并且不可逆转。 9、黑箱 ●这是指打开全球买卖中间商黑箱。全球买卖的方式正从封闭的、间接的、区域性结构转化为开放的、直接的、全球化的互动结构。有竞争力的制造业终于熬到了可以和最终购买者直接洽谈的时候,蓦然才发现中间商在黑箱中盘剥得太多太多。身受其害的中国制造业一旦被电子商务激活,就有可能一步登天。从微观上看,如果出口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的全球市场,那么在宏观上中国有可能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是中间商获得赢利的一个手段,特别是跨国贸易中,由于产品的供应地价格和销售地价格差别比较大的时候,中间商更可能获取暴利。 电子商务的开放性、直接性、全球性确实有利于打破中间商的黑箱,让供需双方有机会通过信息直接找到对方而避免中间商的盘剥,这其中确实给一些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了机会,但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不但要看是不是被电子商务激活,而且还要看如何组织电子商务的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化,贸易黑箱被打开,事实上做为采购方也在利用这个趋势挖掘自己的机会,比如组成采购联盟通过扩大采购规模来增强讨价能力。正如在上面几个主题中的分析,如果采购方组成的纵向交易市场形成采购规模,而我们还是分散的散兵游勇,那么即使博弈的信息是透明的,不存在中间商黑箱,我们虽然摆脱了信息不对称,但同时又会遭遇到地位不对称,我们同样可能无法摆脱为微薄的收益卖命的地位。 所以在电子商务提供的开放性机会面前,做为中国的制造商,不只是简单的加入而已,而是应该充分考虑电子商务所引起的贸易方式上的深刻变革,转变经营方式,才有可能真正打出翻身仗。 10、主角 ●全球东西方主角将可能重换。全球互联网的网民、技术原创力、市场和资金正从以美、欧为主的西方市场转向以中、日、印为主的东方市场。美国技术上的先行者优势将为巩固其全球标准化获得暴利,然而市场对标准领导者将重新选举。未来第一网络大国可能是中国。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中国的市场和人才、印度的人才、香港的资金、新加坡的贸易等有可能使决定未来网络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关键枢纽的中心,从今天的西方转向未来的东方。 随着中国、印度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可以预计,以欧美为主的两个主要消费市场的世界贸易格局会发生深刻变化,亚洲市场不但是世界商品最主要的制造基地,还可能成为世界商品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亚洲的消费习惯不再只是跟在欧美时尚的后面走,而开始在某些方面引导潮流,这种消费上的主导权可能会对资金、技术、产品等产生非常大的拉动作用。 但是说中、日、印要取代欧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某些方面的变革甚至必须是革命性的。比如日本尽管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日本制造”风靡全球,现在仍然在精密制造上无可匹敌,但在基础技术、原创技术的开发上和美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和技术的转移,自主能力和先进国家相比整体上差距还很大。 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特征还在进一步深化,甚至我们可以预计,现在作为美国高科技象征的一些产品技术研发也会逐渐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印度这样的低成本国家。但目前来看,全球化的进程基本上还在美国的掌握之中,它会有意控制转移的速度避免失控。同时,美国在金融、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还在扩大,其跨国公司和全球性品牌可以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即使亚洲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也在试图通过多种势力渗透进来掌握主动权。比如美国的Google进入中国,技术、人才、研发有可能都会本地化,但它本质还是一家美国公司。 原载:《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秦合舫,北京市水木经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发展战略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不确定性”、“差异化”、“长变量”,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专著包括《战略,超越不确定性》、《战略,创造差异化》、《战略,打破宿命》,电子邮件: qinhf03@hotmai.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