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位》批判:李光斗贩卖特劳特 7 上页:第 1 页 (三)企业受到定位理论的影响,定死了很多有潜质的企业 辨误: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人人可玩的游戏。你在定位的时候,是否具备玩好这个游戏的条件?是否了解通往成功的步骤?是否避开了定位中的陷阱?《插位》中说“斜行插位却能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你品牌放飞的愿望!”、“只有插位,才有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消费者的最爱”,这是对读者的严重误导,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这样一劳永逸的好事,如果真有的话,作者也不会是个广告人,而应当是荣登《福布斯》富豪榜的企业家了! 《插位》的“理由”,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事例来解释:一个马车夫,他没有受过培训,或者培训过了还没有掌握驾驶技巧,并且他还不懂交通规则,你就让他扔下鞭了手握方向盘然后开着宝马车奔驰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他能不撞车吗?但撞车了,你能怪罪于宝马车?目前我们国内有不少的企业和营销广告工作者,仅仅局限于对定位的表面化或者想当然的理解,正如特劳特和里斯所说:“尽管人人嘴上都挂着‘定位’这个词,但我们仍然不太敢肯定许多广告商是否知道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定位这门技术还没有真正掌握好,就盲然行动,如马车夫开宝马车,焉有不出事之理?定位理论成了“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但在美国,还有不少的企业没有真正懂得定位之道,甚至一些大企业,特劳特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大品牌大麻烦》,企业遇到了大麻烦能骂是定位的错吗? 定位与插位战略的不同(《插位》中的列表):
辨误:不知定位这一栏的归纳出自何处,在所归纳的四项中,只有一项“以竞争导向为基础”是符合定位的,其余三项,不知是作者对定位不够理解还是故意曲解所致。 首先,是定位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前面已论述过,定位的定义,源自战略,战略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确立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特劳特又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说过,“针对敌人确立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恰恰是定位要做的工作。而从《插位》里的大量引章摘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读过《什么是战略》的。对定位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找到最有利的位置”。相对于插位的“占领第一的位置”,“找到最有利的位置”发挥的余地应该更大一些。什么是最有利的位置?当然是第一的位置!定位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成为第一,抢先占位”。而且,特劳特在《定位》中还说:“你如果不能在某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搞出一个能使你成为第一份的名堂来”。有中国营销之父之称的卢泰宏教授在《定位》一书的“导读”中,曾将USP理论、品牌形象理论与定位做了一个比较,其中在“核心理论、主张”一栏中对定位是这样写的:创造心理位置、强调第一。由此看来,定位与插位的“占领第一的位置”并无太大差别,作者如何能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占领不到第一的位置怎么办?毋宁死?定位告诉你,还有其它方法,如比附定位或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不知是特劳特的聪明和狡猾,还是他的治学严谨,他说是“最有利的位置”。而插位的“占领第一的位置”,却表现出了其局限性,但从后面插位的几种方法来看,显然又有违“占领第一的位置”的初衷。 其次,定位是“细分市场,获取份额”,相对应的插位是“颠覆市场,成为第一”。细分市场,获取份额,是定位的方法和目标之一,但不是惟一。特劳特在《定位》中说:“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产品类别里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了”。“领导地位”与插位的“成为第一”,又有多大的区别? 再次,定位是“以竞争导向为基础”,这是惟一符合定位的一项。在这项中对应的插位是“寻求自身优势与消费者的利益价值最大化”,为了显示与定位的差异,作者在此对“竞争”只字未提,但从《插位》的副标题“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还有其插位的几种方法比如颠覆插位、破坏插位、捆绑插位、是比附插位来看,又哪里能与“竞争”脱了干系?再看一看《插位》在前言中对插位的定义:“插位是一种针对强势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旨在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竞争困境,使后进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插位以竞争为导向的战略昭然若揭,又哪里体现出使“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的影子?定位是以竞争导向为基础,也并未排除对自身和消费者的研究。运用定位步骤的第一步即是“定位金三角研究”—消费者、竞争者、自身。From EMKT.com.cn 最后,定位是“满足现有需求”。定位战略的第一方法,即是成为第一,抢先占位。成为第一有多种方法。从《插位》中我们知道,作者看过科特勒的《水平营销》和特劳特的《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科特勒在《水平营销》中就告诉我们:“里斯和特劳特的《22条商规》向我们推荐了一些面临太多竞争对手时如何开创新类别的策略”。特劳特在《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中又告诉我们,与众不同的第一方式,即是成为第一。而开创新的类别,成为第一,就不再是“满足现有需求”,而是创造需求了 ,这与插位的“创造更大的需求”又有什么不同吗? 从以上可以看出,插位与定位并无二致,正如弥猴桃之于奇异果、土豆之于马铃薯,其实是一种东西,不过换了名称而已。笔者分析,就是插位的所谓几种方法,也基本源自定位的方法---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