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怎样参与竞争? 7 上页:第 1 页 企业可以给成本相似的产品定一个任意价格,定这些价格本身既没有抽象的对错之分,也没有道德高下之分。 但却有是否“顺”之分:不同的定价,意味着企业对自身战略的不同选择:今后要在创造消费者不同价值上付出不同的努力---同样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当你满足不同需求时,就意味着要分别创造不同的价值,你的价值体现形式就得有整个不同的体系;总之是要“顺”。 我们服务过许多“保健酒”;多数失败的保健酒都有“不顺”的问题。如,某保健酒批号是食字号、品名却类似药品名称,功效不如药品、价格高于药品、却企图以产品的治疗效果打动消费者;这种产品就处处“不顺”:与主管部门不“顺”----主管部门禁止食字号食品宣传疗效;与穷人的治病需求“不顺”----穷人需要的是更有效而更便宜的药品;与穷人的健身需求“不顺”----穷人对“壮阳”“养身”等的兴趣不如富人;与穷人的食品需求“不顺”----穷人要求“口感好、价格便宜、喝着玩、不在意功效”;与富人的健身需求“不顺”----富人对低档保健酒的技术含量、包装、品牌利益、安全等心存轻视;富人对保健酒的要求是“养身”、“快乐”……而一旦不“顺”,宝贵的导弹(推广费用)就会打在海滩上:功效性价比不如药品、快乐享受不如高端白酒,左右不逢源…… 而保健酒“理顺”之后,则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布“我是谁、能为谁干什么、值多少钱”,就是说能取得“至少某部分人认可”的“价值”。 企业既可以把保健酒“卖给平民喝着玩”,如劲酒、致中和“每日养身酒”;也可以“卖给富贵人家养身”,如湖南宫廷葆春酒、大印象集团乾隆御酒;而且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 但是,产品体系本身必须“顺”才有机会。 如果企业对自己设计很顺的“产品体系”的选择与自身的核心能力相匹配,企业就有了真正的顾客定位: 不仅是基于“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定位,还多了个“产品真实价值”来支撑,还多了“企业核心能力战略”来体现。 这就比里斯和特劳特的“伪定位”理论厉害太多了。 反之,即使产品某项概念或属性非常打动消费者,“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如果产品没有真实价值,或(和)企业核心能力的优势不在这里,最终也是徒劳。 二、找到说话处—决胜“推广终端” 许多企业都感觉到“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但不少企业还是“宁可找死也不愿意等死”,原因是,除了广告,它们想不到“怎样向消费者传递我的价值”; 许多企业都感觉到“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但不少企业还是致力于“终端生动化”、“终端拦截”、“哄抬进场费”、“买场”、“设立促销专场”;因为,除了终端,它们想不到“怎样让消费者接触到我的产品”; 大卖场只适宜于成熟产品;对于新产品,它其实“不是说话的地方”;找不到自己“该说话的地方”时,大卖场是个成本非常高昂却未必有用的“说话的地方”;找不到自己“该说话的地方”时,关键的问题是找到自己“该说话的地方”,而不是过早进入“不能说话的地方”。 为了让自己在媒体、在终端的传播更有利,为了突破竞争品牌的噪音干扰,为了让消费者在鼎沸人声中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不得不增加投资,去声嘶力竭地拼嗓门;不得不变声调、使用假嗓子、使用美声---为了让消费者在人山人海中注意到我们,我们被迫“创新”产品的概念,故意标新立异、故做惊人之语,夸大其词,结果导致试购率高、销售额低、生命周期短,继续投入找死、停止投入等死。 人生的“怀才不遇”因此而发生,产品的“不得其所”由此而成。 产品具备真实价值、且价值体系“顺”之后,成败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你在大卖场等场所的“产品表现力”“注目率”“促销力度”----改进产品表现力既不一定有用又很难;而在于你对“能给你说话的平台”的那些平台的运用能力。 我们根据科特勒的“价值评估”工具,依据特定产品与特定终端的“战略相关性”,评估“终端价值”,把终端分成“核心推广终端”(就是产品高葆真地传递其自身整体价值的最佳舞台)、“核心销售终端”(就是产品高密集地接触消费者的平台)、“边际贡献终端”等数个等级; 通常,不同产品之间不同终端之间由于“战略相关性”迥然不同,对“核心推广终端”的评价标准也是差异化的---“推广终端”是容易差异化的; 销售终端难以差异化---如大卖场之于快速消费品;销售终端容易同质化,所以大家都在商场、超市流血流汗; 为了不让行业的特殊性干扰我们对核心推广终端的阐述与理解,我们以革命战争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怎样实现推广终端的差异化吧。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三民主义”理论的“核心推广终端”是“高档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和面向资本家、面向贵族的“论坛”;王明一派“正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核心推广终端”,包括大学教室,包括城市工人阶段队伍的沟通场所。而毛泽东同志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核心推广终端则是农村,包括了他创办的农讲所,发明的忆苦思甜大会、墙标、秧歌等工具。 三民主义不可能同毛泽东同志争着举办“农民忆苦思甜报告会”,毛泽东同志也不会同“三民主义”去争抢大学等舞台; 营销也是这样:不同定位的产品,由于其“种子顾客”、“消费专家顾客”、“骨干顾客”不同,“推广终端”是完全可以“差异化”的。 如果毛泽东同志像我们现在的一些企业家一样不实现“核心推广终端差异化”,他的理论可能就无法传播,那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了。 确定“核心推广终端”,能避免过早陷入人声鼎沸的销售终端,避免产品价值被扭曲、资源被消耗。 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系统工具,通过正确的价值评估发现推广终端;通过业绩各个阶段各个拐点的评估,让“双终端”交叉互动,“双剑合璧”驱动市场。 产品在“决胜推广终端”之后,可以获得数量可能不大、但终身价值很高的顾客,即“种子顾客”、“消费专家顾客”、“品牌价值顾客”;“推广终端”作为“核心顾客”的平台和整合其他资源的平台,如果再刻意地导入直复营销、体验式营销、后营销、服务营销、无广告营销、会员制营销、数据库营销、病毒式营销、传销等模式,产品就有可能“固化”所有利益相关者而形成“价值网络”;再做传媒广告时,效果会“天呼地应、媒体与口碑共振”,从而扩大“边际价值顾客”的数量;最终控动“销售终端”。 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就可以几十倍乃至几百倍于“广告开路、终端拦截、概念炒作”的旧模式。 “销售终端”则“不决而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