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发现真正的培训需求? 7 上页:第 1 页 了解人员应知应会是什么 开展培训需求的第一步是了解人员应该掌握什么,由于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五花八门,因此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类别划分,然后对每一类别需要掌握的程度进行等级细分,最后汇总形成人员应知应会内容,这样需要掌握的知识就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了解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要从共性需求入手,主要是公司战略和岗位职责两方面。其中公司战略需要高层确定并落实到每个岗位上,而岗位职责是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这两方面需求是岗位所有人员的共性需求。 确定人员共性需求的两大来源 公司战略:战略分析确定的是未来发展对培训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年度发展重点,确认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要求(如学历、资格、经验、知识和技能)。对比现有人员行为与企业理想行为的要求,从而提出人员未来的培训要求。这就避免了就事论事,事到临头抱佛脚的窘况。 在该企业,我们了解到企业明年要进军新的领域,要与国外企业开展合资,因此新领域的业务知识,人员的外语知识和国际规则就成了人员必须掌握的,而人员这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这些知识就必须未雨绸缪、预先安排培训。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每个人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它的书面载体就是岗位说明书。岗位要求人员做什么,有什么样的任职条件,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一个人胜任岗位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岗位职责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每一个职责、任务、流程、工作结果的分解、分析,就可以发现大量的知识技能需求。 对知识能力内容进行分类 从战略和职责分析人员共性需求,首先需要对知识能力进行分类,这样便于分析。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特点,我们把人员需要掌握的内容,总体分为知识和能力两大类,大类下面还分小类,如知识可以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等。 为便于人们了解其内涵,能够相互比较,我们对这几个类别进行了定义,如:专业知识是指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一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充分掌握。如业务人员的营销知识、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等。而相关知识是为了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需要了解的上下游相关部门或相关领域知识。如业务人员的生产知识、物流仓储知识等,业务人员如果能了解生产知识、物流知识,可以更有效的向客户介绍产品、安排订单和发货等。 把知识能力按照掌握程度进行分级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能力都必须要培训,有的要求必须精通,而有的知识只要了解大概就可以了。为此,我们还需要把知识、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如可以把知识分为精通、掌握等几个等级,当然,对精通、掌握也需要进行明确的定义。 一般来说,对本岗位直接操作和运用的关键性知识,要求精通,比如技术人员,必须精通技术研发知识,销售人员必须精通销售知识。而对相关知识可以要求做到掌握,如培训专员,如果掌握招聘专员和绩效专员的知识,这样工作开展会更顺畅。对于部门主管来说,不需要样样都比部属精通,但需要掌握下属的工作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和监督部属工作,如营销部经理,他不需要精通具体的促销策划知识,但他对这项工作如何开展,主要流程、关键节点要清楚。 填写每个岗位应知应会表 确定了知识类别和等级划分后,然后就是具体分析每个岗位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了让人员充分了解这些划分方法,事先就需要进行细致的培训。鉴于个人很难把具体岗位的所有知识、技能都能充分完整的说出来,因此这就采用了群策群力的方法。对一个岗位,要求其上级、任职者本人、岗位的专家能手等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大家按照公司战略和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把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列举出来并进行归类,然后按照它们的重要性、使用频繁程度进行排序,经过检查核对,最后形成了完整的岗位应知应会表(如图车间主任)。 了解人员主要欠缺什么 了解岗位人员共性的知识技能以后,下一步就是对照这些知识技能,盘查一下每一个人员到底欠缺什么,欠缺到什么程度。这就是个性化的差距分析了。个性化差距分析除了对照应知应会内容分析外,另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绩效差距。这两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其中个人绩效差距反映的人员显性的、涉及考核内容方面的差距;而岗位应知应会表反映的人员隐性的、涉及岗位全部职责的差距。把这两方面人员欠缺的知识技能,汇总归类,就形成了人员的真正欠缺。 通过应知应会表分析人员不足 通过应知应会表,分析人员岗位知识技能差距,这主要通过上级和任职者本人面谈来获得。有了上级的参与,不仅使任职者对本人实际情况认识会更客观些,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任职者的作弊和虚报行为。上级和任职者本人逐条对照岗位应知应会表,双方各提出任职者最欠缺、最需要提高的知识;最后经过对照分析,讨论确认,按照欠缺程度和重要性排序,就形成了人员岗位技能差距。 对有些侧重应用性知识和操作性技能,需要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考试等来评定;对有些强调服务性和协调性的部门,还需要关联部门和服务对象来判断其差距;而对通用性能力,如沟通能力等,需要相关人员多方位评估来评判其差距。 通过绩效差距分析人员欠缺 分析个人绩效差距的原因,也是由上下级共同来进行,其主要程序为:双方对比人员历年来的绩效评估分数和行为表现,确认人员工作行为和绩效差距存在的类别和真正原因,然后评估这些差距改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讨论处理这些差距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人员对这些知识技能现有的掌握程度。 这其中,分析绩效不好的原因是关键步骤,事实证明,很多人绩效不高,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态度或其他原因所致(如下所示)。调查发现:在该公司,人员劳动效率不高,磨洋工,是因为收入不公平;而存在交货延迟问题主要是各部门协调不力,流程有问题。这些都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越培训可能越糟,而这时最需要解决的是改变激励方式或改变流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