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对号入座营销之二--难以名状的“状态”

对号入座营销之二--难以名状的“状态”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6-21, 作者: 孙鹏杨江涛, 访问人数: 3175


7 上页:第 1 页

  我们先从第一种说起:

  第一:能够自我识别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是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的,特别是跟生理有关的状态,例如:头疼,困顿、鼻塞或者某器官的不舒服等等,人会被这种问题所困扰,他会如鲠在喉时时惦记,这时只需要你的产品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你的产品。常见的药品广告就是这么对号入座的,特别是那些非处方药,非处方药要想取得更大的销售额,必须得让消费者学会自己抓药,让消费者自己当医生。

  比如:咳嗽是一种明显的状态,但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复杂,咳嗽本身是保护呼吸系统的反射性动作,也就是说咳嗽是症状而不是症因,但咳嗽药厂家多数时间不太管得了你从症因上去解决你的咳嗽症状,商家只在症状上下功夫,只宣扬自己止咳的功效,你能识别自己的咳嗽症状,他就把药卖给你!

  所以这类营销手法往往只需要占据某种状态就可以成就大品牌,例如:斯达舒,就极力抢占胃痛、胃酸这些状态。跟这些“状态”产生连结自然抢占了最好的生意机会,因为你胃痛、胃酸的第一时间很容易想到了斯达舒。

  困了,累了喝红牛!就是典型的对自己状态的识别,当然这个状态里还包括了红牛的市场机会,困了、累了这些状态消费者很容易识别,但是红牛要搞清楚是在什么地点困了、累了?你的产品有没有刚好在消费者困了、累了的时机摆在消费者眼前?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期的对号入座营销“时空”方法论里谈到,没有消费情景的条件是没有销售意义的。这里暂不赘述。

  第二:无法辨别自己的状态

  同样是生理上的状态,有些表现为异样,有些表现为病痛,而有些表现却是我们不能感知的,肝病就是这类的典型,我们常常听到某人感觉肝病不舒服,等检查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是肝癌晚期,所以相比那些有病痛的病症,肝病应该是最危险的病症了。危险在人们很难察觉。

  这类的状态是个人很难察觉的,必须通过某些仪器和设备才能辨别这些状态。那些在街边进行免费检查的医疗单位,就是试图通过仪器设备的力量帮消费者识别自己不良的身体状态,从而达成自己的生意机会。

  多数时间消费者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他并非不知道,而作为“外人”的我们,我们可以提示消费者鉴别自己的状态,比如年长的消费者在处在更年期,这是事实,但消费者未必时时记得,需要我们去提示他才知道。作为营销人员,我们不可能象医疗人员一样用仪器帮消费者探明他自己的状况,更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提示消费者,让他知道已忘记的状态。很多时候消费者忘了,但营销人不能忘。

  第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状态

  “你是不是有病?”当我们以这样的问题问人时,对方一定会回骂你。所有患心理疾病的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这也就是在中国做心理医生比较难的原因,因为患者不但不愿面对自己的状态,同时也不愿意背负“有病”的身份。

  几乎所有的醉鬼都高喊着自己没醉,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当事人是不知道自己的状态呢,还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难办,我们千万不能强行让消费者“面对现实”。这些问题留给专家们去纠正消费者吧!

  当然我们帮助消费者对自我状态的判定远不止这些,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可以让消费者更方便地对自己进行判别。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对号入座营销之四--情景的识别 (2011-07-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鹏、杨江涛)
*快消品购买决策研究(6):“对号入座”营销 (2010-04-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鹏、杨江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