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菱:享受危机
7 上页:规避危机:预见未来的机遇与风险 记者:听说您又提出了一个“制造危机”的理念。人们对危机躲犹不及,您为什么还要“无中生有”? 李效伟:因为员工有没有危机感,那劲头大不一样。现在国企都往股份制上靠,而我认为:股份制的核心,就是危机!就是竞争机制。这也是与过去国企最大的不同。但有人会问,危机能“制造”吗?我说,只要你对危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你就能制造!目前,我主要“制造”了如下“危机”: 总部有40人还不够?! 第一,总部人才危机。华菱是全省最大的集团、最大的上市公司,有两个“最大”,但我们总部只有40个人!我就是不加人,为的就是制造“人才危机”。要知道,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人家总部只有23个人!比较起来,我们40个人还不够吗?!这里的关键其实是集团总部的职能设计,和总部人员的素质。我们集团总部的职能是:只管资本运营、重大投资决策和子公司领导班子的人事,不管具体生产经营。原则是:总部只做子公司做不了的事,比如融资、跑项目,目的是为子公司服务,而生产经营完全由子公司自行组织。我们是职责分明、各司其职。 为什么有人称我们为“华菱模式”或“国企第三模式”?主要就是指我们实施的这种以资金、资产为纽带,而不是以龙头产品或核心企业为纽带,也不靠国家资金扶持的集团公司结构。而我们的成功就来自于成功的“危机设计”。以前的国企总部都是各“部”繁杂、五脏俱全,可你管那么多干嘛?我们总部既然主抓资本运营,因此突出的就是证券部!为此我总部配备的也主要是金融方面的高级人才。 彻底埋葬“管理费”! 第二,总部生存危机。什么意思?本来我们集团在成立时就已经割断了与国家的资金纽带,就是说国家不给总部一分钱。现在我还要取消掉总部每年向子公司索取的管理费!在全国敢这样做的,我们华菱是第一家! 这下,我们总部所有外部资金来源都没有了!也就是说,总部的所有工资、社保、医保等都要靠总部自营自给。我就是要通过“破釜沉舟”来激发总部每一个员工的生存危机意识!这样内部谁也不会再去吵闹、计较,甚至拆台,因为谁都清楚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老病死,甚至家人后代的幸福,于是大家都会拧成一股绳,静下心来尽心干好自己那摊事儿。 此外,如果我们继续收管理费,我们在下边就不硬气,“政令”通畅就容易受影响,因为他们会觉得是他们在养活总部。可我其实有能力有潜力过得更好,干嘛非要让他们养活? 记者:那么总部的自营职能与它的服务职能会不会有冲突? 李效伟:不会。因为我们总部内部,并不是每个部门都兼有经营和服务两项职能,而是分开,由经营部门来养服务部门。比如规划部就管跑项目,不管挣钱。谁挣钱呢?我另外设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进出口公司专门去挣钱。比如我们的进出口公司,就仨人,一年能挣200万。取消管理费,应该说是我们华菱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变革。 谁都有可能“下课”! 记者:总部的危机是有了,那么如何为整个集团上下都“制造”出危机呢? 李效伟:你说的对,危机感不能光在我们上边,必须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才能发挥威力,就像一人头顶上悬一把剑,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我把这叫“危机下移”。 比如,公司的党政一把手需要稳定,我们就实行任期制。而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统统取消任期制,实行一年一次360度、量化考核的动态管理,不行就下来。这,我们恐怕也是全国第一家。我们湖南的大企业一把手都归省委管,副职归省委组织部管。只有我们华菱被授权,由我们集团党委自己管。因此,我们动态管理的实质是:就算你是“副厅级干部”,也有可能一年就“下课”!我们3年来已经下了5位了。同时,我们针对中层管理人员,还实行“末尾淘汰”,比如我们总部十几位处长就要淘汰一位,2000年全集团中层共淘汰了35位。我们还实行3%~5%的“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制度,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因为过错,而是由于“相形见绌”而丢掉职位的。综合这些“危机”,通过内退、剥离等方法,我们一年分流了一万人。 第 1 2 3 4 5 6 7 页 下页:制造危机:让头顶时刻悬着一把剑(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