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米为何没有全国知名品牌? 7 上页:第 1 页 二、品质控制的困难:首先是原粮品质控制上。由于稻谷的生产周期,一年只有几季。新谷上市,香味较浓,但含水份较高。陈谷的香味会逐渐消失,水份也会逐渐减少。因此,不同时期原粮的品质水平也就不一样。其次是成品品质控制上。原粮品质不稳定,就会造成成品的品质不稳定。新米水份过高,就容易生虫。尤其是粳米,许多大米生产厂家在其粳米产品上标示保质期为12个月。但实际上,在南方销售的粳米极少保质期能达到12个月。品质稳定,是一个品牌的关键要素。但国内的大米生产厂家,产品品质能长期稳定的很少。 三、厂家定位的困难:是做品牌好,还是做销量好呢?有人说:品牌好了,销量就一定能上去;或者说:销量上去了,就能成为好品牌了。但在做大米这一行,这却是摆在厂家面前的交叉路。 大米利润相当微薄,竞争也相当激烈。大米加工的技术及资金门槛不高,因此就有大量的生产产家存在。国内大米生产产家经过注册的就有5400多家,生产量为5400多万吨,还不包含一些不法的加工厂家,几乎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大米生产产家存在。为了生存,这些厂家不得不尽量压低市场价格,排挤外来的对手。厂家更多关心的是销量能否上去,把当地市场空隙填满。我曾接触不少厂家,他们都说这几年市场竞争激烈,他们的产品毛利还不足10元/吨。想要投入一点,做一下品牌,都没有喘气的机会呢。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在品牌的运作上,把价格拉下来,销量上去就行了。而这几年,在外地运作一个品牌的成本越来越高,也是这些厂家不敢轻易投入资金在品牌的宣传并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运输成本的困难:国内的各个行业都知道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运输费用是一个大难题。而大米加工业这个问题更加突出。稻谷的主产地集中在几个省份,粮食又属大宗重货,运输成本难免就较高。广东几个较大的大米生产产家从资金及技术设备已有相当规模,但北方市场的开拓始终不如人意,运费是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 五、品种细分的困难:首先在口味的爱好上。南方人喜欢吃籼米,北方人喜欢吃粳米。北方的粳米在南方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一部份南方人已开始接受其口味,但市场份额始终有限。但南方的籼米,北方人就不是很接受其口味,在北方市场上始终打不开销路。其次在规格包装上。大米的包装从10年前的麻袋,到现在的编织袋和透明袋装;从以前的50斤和100斤装,到现在的5斤,10斤的小包装。在规格及包装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各种问题。大包装用的是编织袋装,但消费者的反映是难以看到米的形状,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小包装主要采用的是透明袋,而透明袋装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胶袋,另一种是尼龙袋。这两种袋的成本偏高,且小包装的加工成本也高。因此,尽管这几年国内市场变化很大,单位家庭人口的减少以及商场超市的蓬勃发展加大了小包装米的需求,但厂家在开发小包装米上还是相当谨慎。一个大米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要成为全国品牌,品种一定要齐全,但国内的产家这一步还很难达到。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