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乐福在韩国 7 上页:文化的弱势 任何外来流通业都不必为自己在韩国的进展缓慢而感到沮丧。对于靠资本与实力讲话的社会来说,韩国流通业的强盛有着深远的背景。 考察韩国每一家流通企业,几乎都不能避免对“财团”的涉及。用一句很实在的话讲:韩国经济的代名词就是财团。韩国人自己说:“财团是韩国经济之全部的比喻,这并非夸大其辞。” 大部分财团产生并成长于那些社会转折的时期——这与各国相同。这种时期社会资源流向的不平等才会造成“暴发”和创业混合而成的企业成长历史。二战后,对日本统治时代“敌产”(占韩国当时企业总量80%—90%以上)的出售造就了三星、乐喜和金星等财团,而买入者的付款以分期方式,其后十几年内,韩国通涨率达300%以上,几乎让那些家族无偿得益。另外一些财团生成于对美国援助资金的占有,当然这些家族之所以能拿到钱是因为他们与政府的关系,甚至是私人关系。此后,还有财团是靠从政府那里获得低成本金融支持和吸引外资项目而成长和壮大。在韩国,无论生产者和消费者,无论他们就职的是多么小的企业,追溯上去,绝大多数都是那些超级家族在控股。 这些财团中,有几家本身就靠流通业起家。但大部分流通业还是靠财团起家,他们成长的背景是: 各国的经济中,都会出现与下述类似的情况:当经济趋向不景气、制造业获利水平低落的时候,握有大量资本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韩国即财团)就会将许多资金投入土地储备和房地产业中去,他们等待的结果是地价升值,但这其中的过程里充满各种投机和炒作。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这个时期,各财团大量圈地;表面上看来整个经济平淡无奇,但财团们争夺土地的状况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政府和民间人士忧心忡忡地注视着这一切——地价飞涨,接着居民负担的房价也飞涨;对生产的投资越来越少,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越来越缓慢。韩国政府受到提醒:长此以往,不免社会动荡。 1990年总统卢泰愚郑重宣告:“财团的不动产投机会导致国家灭亡。”但其实此前几年里,各财团就已经体会到社会各界的压力。尽管他们早就在投资流通业,但这时扩大进入,不仅抓住“消费时代”的来临,而且在合理理由下储积了相关联的大量土地及房地产,以等待升值,这实在是一举两得。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流通业开始发达。拿挺进迅猛的乐喜金星(即后来的LG)来说,它在1989年末拥有的超市数目就达1177家之多!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