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甲午海战看WTO 7 上页:第 1 页 分析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失败,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中国军队和清政府错误判断形势,缺乏战略指导思想是导致失败的首要原因。 一、 不知彼。 甲午战争的失败,首先在于当时的清廷与最高指挥官李鸿章缺乏战略眼光,对日本野心认识不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努力自强,整修战备,其最主要目标,即在并吞朝鲜,瓦解中国。日本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野心,远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制订“作战大方针”,预想以日本陆军主力在中国山海关附近登陆,于直隶平原与清军主力决战,夺取北京。为达成此战略目的而拟订的战役计划是:陆军钳制和击败在朝鲜的清军,海军击败北洋舰队。如海战大胜,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则直捣北京;如胜负未决,则陆军固守朝鲜,海军控制朝鲜海峡,为增援陆军而护航;如海战失利,则退守本土,严防中国进攻日本本土。 二、无应对战略 针对日本的战略企图与构想,如果清廷当时稍有一些了解与认识,就应建立自己的战略对策。最简单的战略是:强化北洋舰队战斗力,在海上搜索与寻求日本运兵船队,加以攻击与歼灭。将日本作为主要敌人,构建环渤海陆军战斗群,在陆上抗敌,争取海上歼敌。控制海上交通线,牢牢掌握黄海、渤海制海权。 只可惜清廷和李鸿章对日本的战略意图似乎一无所知,甚至长期认为日本自实行宪政后,政府议会间常起冲突,目前绝无对外生事的余力,这导致后来贸然决定出兵朝鲜,中了日本的诱敌之计。后来在发现日军已经决定出兵朝鲜的情况下,又低估了日军击败中国的决心,没有立即备战,而是希望乞求各国列强调停,胁日撤兵,结果一事无成,浪费了极其关键的备战时机。 综合分析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指挥陆海军作战的心理与指挥行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正是由于清廷对日本的战略野心毫无认识,结果导致清廷与李鸿章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使作战指挥穷于应付,缺乏系统的战略考虑与安排,最终导致彻底失败。 三、无求战、决战之决心。 在心理上,李鸿章认为淮军及海军,无论是兵力与装备,均非日军之敌,从一开始就不敢言战,也不肯备战。由惧战而避战,由避战而不求战,因而被敌所制,处于被动,因循坐误,处处失机。 四、仓皇应战、兵败如山倒 最后,当得知和解希望已绝,才做战争打算,然而,准备不足、兵力不够、加上军队战斗力低下,仓皇应战,结果牙山一战,左宝贵等将领战死疆场,叶志超等人望风而降,兵败如山倒。 至海战失败,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将军阵亡之后,清政府对日军消灭北洋舰队的决心仍然估计不足,仍然没有调动全国的力量,进行决战准备,只是在山东简单依靠地方政府的有限军力进行自卫。结果,日军在山东登陆,以优势陆军,将与日海军旗鼓相当的北洋舰队包围在威海卫,并用海军封锁北洋舰队撤退之路,最后用中国人修建的大口径陆炮掉转炮口,轰击威海卫军港内的北洋舰队,致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一场轰轰烈烈长达30年,投资2800万两白银形成的现代军队失败了,清政府割地台湾,赔偿2亿两白银。而日本举国欢庆,并且用这2亿两白银兴办教育,富国强兵,一举拉开了两国的差距。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