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电品牌最后的角逐 7 上页:最后晚餐: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1) 探讨合资合作,抓住新一轮的“借力发展”机遇。中国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选择: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被别人整合。共生利益成为企业行动的准则,借外资的资源、资本以及营销网络、产品结构对自身进行重新整合。从竞争走向竞合,资源共享,进而发挥乘数效应将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游戏的出发点。即使成为外资的一个副品牌也未尝不可。外资企业无论在资金、技术、管理还是国际经营理念及全球网络等方面都具有国内家电巨头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并力图突破国内巨头围剿的本土二、三线品牌来说,借助外国巨头的这些优势实现跨越,无疑是它们目前状况下的最佳选择。中小企业要生存、大企业要发展,没有技术这一核心能力的家电业只有走合资、合作的道路,这是一个最为经济的模式,外资肯定要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推进速度,而并购是一种捷径,那些连被并购资格都没有的企业将彻底消失或转行,全球跨国家电巨头为数并不多,而国内企业太多,行动晚了可能失去“外嫁”资格。 与其这样,不如趁自己尚未“徐娘半老”时,谈个好身价。 放弃多元化的梦想。近两年家电行业一个巨大特点就是:家电厂商们各显神通,这个进军IT业,那个搞移动电话,这边上马冰箱空调,那边要建成全国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还一个比一个口气大:几年内要做到行业第几第几。盲目“相关”多元化的结果是饮鸩止渴,不但主业下降,而且“芝麻没有捡到,反而丢了西瓜”。从国际发展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元化成功的例子太少。尤其在自身主营业务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哪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资金搞多元化!对于以多元化为方企业,当务之急是减肥,砍掉一些做的不好的产业。像海尔、联想这样的强势品牌尚且在自己做得不理想的领域主动退出,何况“二线品牌”。 即使一些在某一个行业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要想实现多元化扩张,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经营的安全性,即能领导行业的合理利润。在拥有资金优势的基础上投资一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小、外来预期有丰厚利润、投资或参股容易变现、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像金融、房地产或在资本市场进行运做,这样可能更易于操作。去年,个别家电企业进军房地产、金融领域、证券市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51-5543467-1835;电子邮件: yebingxi@sina.oc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