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品迈入“大品牌—大资本”时代 7 上页:回顾(1) 第一阶段:1989年851口服液的营销翻开了保健品行业营销的历史,851不是药品,当时也没有保健食品制度,当时卫生部叫食品新资源。从1989年到1993年共五年时间,851营销全国,为从业者带来了丰厚利润,也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股方兴未艾的保健品热潮。虽然当时属于简单的“产品销售”模式。但考虑到当时以投机倒把的罪名被抓起来市场经济先驱不少,而且稍懂西方资本主义血淋淋的发家史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牛B如可口可乐者,百年前也是与我们的前辈一样靠卖包治百病的神药发家的,所以对这些前辈我们除了致敬之外别无他言。 第二阶段:1994年到1997年共四年是这个行业营销的第二个阶段,三株口服液使这个行业急速扩大。三株口服液营销采取“投递传单,义诊活动和电视专题”三板斧模式,这种充分利用广告拉力的“粗放营销”模式至今仍是保健食品和非处方药品的营销法宝。稍前或稍后的沈阳飞龙、红桃K、太阳神、巨人等都属此列。 当然,应该指出二点: 第一,我将此模式命名为“粗放营销”模式,因为这些企业的营销概念更多地属于“营销传播战术组合”即促销范畴,而非“营销战略”,营销战略是真正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这些公司只是充分地掌握了营销战术组合而没有真正领略营销的真谛,更没有认识到品牌战略的价值,除了销量,企业并无其他长远目标。因此过渡泛滥的中国保健品亦在1996年达到第一个顶峰后迅速下坠。(1996年全行业销售额逾300亿元,其时全国整个医药保健品企业总产值亦只在1000亿元左右)。 第二,尽管太阳神得港台风气之先在国内较早地导入VIS(此前都谓CIS,但我认为称之为VIS更准确),而且太阳神大气的电视广告轰动一时,但与三株等相比,本质上也只属于宣传手段不同,他们在营销战略上的高度是差不多的,故归于同一模式。 第三阶段:1996年是保健品市场的一个分水岭,随着国家管理的规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行政、舆论对行业“极度关注”)和总体行业信誉的恶化,1997-2000年保健品整个行业陷入低谷。但是有失必有得,也由于粗放经营的失效,善于运作精耕细作的“品牌营销”模式的“养生堂”、“太太”等企业开始稳立潮头,加上老一代“昂立一号”“青春宝”等品牌的转型成功和“万基”、“今日”“康富来”、“金施尔康”等后起之秀或外资品牌的加入,保健品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与前辈们相比,“品牌营销”模式的企业非常重视品牌,并将品牌战略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战略。同时,这些企业已经能够较全面、多层次地认识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在提供物质利益以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其他价值---如亲情(如龟鳖丸)、生活品味(如朵而)、亲和力(如昂立一号)、品质保证(如万基)。品牌的市场细分更加专业(如静心口服液)、品牌延伸策略也相当成熟(如康富来),而且借助国内外优秀伙伴公司(市调、广告、咨询、公关、设计、媒体公司)的力量,他们对各项营销行为的把握日益成熟和完善。至此,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品牌开始主宰中国保健品市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