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中的迷失--彩电行业全情扫描 7 上页:博弈的过程(1) (二)、技术之争循环 事实上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是绝对封闭的,引入外生变量就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如图2,A降价在市场上获取了一定价格优势。B却没有单纯在价格上恶性回击,B在深入研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专注于技术,通过自有技术的开发或引入外来技术或两者兼而有之,升级自已的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细分市场上消费者的相对个性化的需求。B取得了部分细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不断扩大。这对A构成竞争威胁但不是最直接的。于是A也如B的过程,通过技术在细分市场上占优。由于技术的异质性,细分市场也有所不同,竞争相对异质化,于是一种动态性平衡出现,良性竞争出现。如长虹引入背投技术,将整个行业从低层次的竞争引向技术之战。或许正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穷则思变、变则通。背投技术是长虹自行研发的,但技术作为价格战的循环系统来说是一个外生变量。技术这个变量是和消费者需求携手而来的。长虹敢赌只是过渡期的产品-----背投电视,就是因为它赌国内消费者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消费背投这么一个过渡技术的产物。就像早几年的过渡产品VCD在中国热销让技术领先的日本公司大跌眼镜一样,国内厂商对消费者的理解就是要比国外的厂商来得精确些。所以就有了文章一开始的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数字。 正如图2中央的天平所示。 问题是上面图2所示系统中有个关键问题是有“外来技术”这个外生变量,它不是上面那个系统所能控制的。 现实中也在行业第一集团的TCL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长虹绝尘而去,就猛烧起等离子彩电之火。一时烈焰熏天让人难以睁眼。消费者心里的技术形象那块被你占了去,别人以后就再难插足了。所以不管怎样也得多露露面,还拉上个国家信息产业部助助声威,而后者也是乐在其中。铺天盖地的争相报道不要消费者真弄明白什么,只需消费者知道我也在搞高科技而且搞的规模还不小就可以了,功德就圆满了,在这块丢分也不会丢太多。厂家如此行为也是一高明之举,把水搅混至少可以让自己有个喘息的机会,但实话还得实说,TCL的等离子其实就是微软的维纳斯计划的翻版,“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针对错误的人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要是厂家真把它当回事就是真正的一件麻烦事了。事实上,市场上这风那火的暄闹正在将整个行业引入另一个加强型循环。而在这个循环当中,国内厂商处在不利的位置。 (三)、更大系统的循环 如图3 所示,技术这个变量也被纳入了系统中。国内厂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正处在这个加强型循环系统中以及如何将它调整成和谐的动态性平衡系统。 在自有技术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对外来技术的需求就会加剧,而技术的供给来自那么沉默着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就根本不需要走到白热化竞争的前台来,它们只需不断开发新技术张着口袋收钱就可以了,价值链中最大的蛋糕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切走了。 早先那些技术还是分散的,国内厂商可以在这些跨国公司内部的博弈中得到点实惠,但不久的将来如果跨国公司聪明的联合起来了,国内厂商应如何应对?总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拿到谁头上也不舒服。 循环的未来 仅存的消费需求这个变量似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如果再加上博弈双方的理性的话,当然这不是说形成卡塔尔似的暗中勾结,只需在扩张的同时也为别人留下相当空间就可以了,就似经济学中的寡头理论的均衡点。 如前所述像飞利浦,索尼这样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在明确认识到未来市场一定是非CRT的高端彩电的市场的前提下,还是极力推出基于CRT的升级型彩电。飞利浦、索尼等公司的自信万分的决策依据是来自于市场中得来的数据。围绕市场作出决策不仅是他们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他们的信仰和理念!在这点上国内厂商的表现则显得随意性太强。其实正是在这点上,短期内国内厂商才可能有所作为的。长虹能把过渡产品弄成一种时尚也就是因为了解市场中的消费者! 技术事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但一切的一切还都是要落实到消费者头上来。风尖浪高的时尚很容易被观察到,但显而易见的常识却往往被人有意或无意地忽略!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 ymxuperson@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