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可乐,就该“乐”?——全面解读国产可乐 7 上页:第 3 页 (三) 品牌建设与传播的无所建树 事实上,消费者对商品的接受,很大程度是价值观和品牌影响力(模仿力)使然。而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的树立,缺乏了高水平的传播活动是不可能成功的。遑论一个强势品牌了。 在品牌的建设与传播上,中国的可乐基础太薄,步履维艰,无所建树。 1、 定位的模糊 从“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到“非常可乐,非常选择”,再到“亮出你自己”,再到“非常可乐开,幸福自然来”,我们看不到非常可乐较为稳定的定位和主张,却看到它把人家人头马的广告语抄袭了一把。 2、 形象代言人的乏力 非常可乐启用了差点被时代遗忘的庾澄庆,让它去号召广大的消费者“亮出你自己”,广告本身是作得不错的,但是庾澄庆有足够的号召力吗?联想到可口可乐的谢廷峰、张柏芝,百事可乐的郭富诚、王菲、陈慧琳、珍妮·杰克逊和瑞奇·马丁,我们不禁为庾澄庆捏了一把汗。 3、 没有高水平的广告运动 以广告投放量较大的非常、汾湟可乐为例: 其广告作品,质量谈不上高,甚至有跟风抄袭之嫌;其媒介的利用,手段单一,起不到应有的传播效应;其传播攻势,针对性、持久性较差,“来亦匆匆,去亦匆匆”。总之,整个广告运动没能给予受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在树立品牌形象,培养消费忠诚上功效不大。 4、 品牌传播策略滞后 刚刚学会定位,人家已经请形象代言人了;于是搞搞代言人,却又不伦不类;刚搞懂IMC,国际品牌又已经IBC了...... 5、 公关手段的贫乏 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有:意识问题、资金问题、人才问题。 (四) 渠道的无能为力 使满街的年轻人手拿一杯可乐到处喝的,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即“两乐”独特的销售模式——直销。这一点中国的可乐却无能为力。 两乐的销售模式虽然不容易模仿,但是,中国可乐们在渠道的建设上,难道不可以作得更好吗? 我国大部分的饮料企业采取的是代销制,产品通路非常混乱。往往是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就存入自己的仓库等待代理商前来领取,代理商又等待零售商前来拿货。结果是产品在企业及代理商的仓库里滞留过久,不能及时到达终端市场与消费者见面。而对产品进入零售店之后的摆放、陈列、POP广告的张贴等,企业多半撒手不管。 其实,对于饮料这种日常消费品来说,在销售通路上必须做到精耕细作。必须加强对零售商终端及相关层面的量化管理。要配备专门人员拜访及协助零售店,拜访的主要目的是集中人力物力资源,保证货物供应、POP广告、促销品的分配等。 中国可乐如此的销售渠道,怎能乐起来? (五) 从农村市场突破的做法并不奏效 一篇报道上看到汾煌可乐的老总扬映和说:由于我们已经建起面向农村的销售网络,而进军中国近20年的洋可乐的销售网络至今尚未渗透到农村市场,因此在四川、湖南、江西、贵州等20多个省市的农村市场,汾煌可乐的销售增长相当快。 笔者不以为然。 将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可乐突出重围的突破口,乍一看好象很高明。其实稍微冷静的分析,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不象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好,其中的风险也是很大的。理由如下: 1、可乐这一类消费行为、文化是可口百事可乐引导而起的,在一般消费者(世界范围内)的心目中,只有可口、百事才是真正的可乐。“可乐”一词引申开来,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至于农村消费者尚未有这种认识,是由于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文化水平所限。说一句很多人会骂我的话:可乐产品根本不是农村消费者喝的产品。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定位于农村市场,从长远来说已经背离了可乐产品的本质。 2、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农村,这个市场的潜在购买力是很大的,只可惜现实的购买力令人大跌眼镜。为什么?因为可乐的文化与农民是不太融洽的,尤其是两乐的直销模式。而且农民最需要的饮料不是可乐,而是其它便宜实惠的饮品。 3、有没有想过先从农村市场进行突破的结果?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使你的产品被一部分农村消费者接受了的时候,那么,你的可乐可能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乐了。何为?因为可乐是一种附加有诸多产品外元素的产品,它不是一般的饮料。可口可乐是可乐文化的起源,在它存在的漫长岁月里,无不明确地向人们昭示:“可口可乐是那些反潮流、反传统的青年人的最佳饮品”“可口可乐代表着活力、青春”。如今的可口可乐,历百年而弥新,而百事的定位也接近于此。“两乐”的内髓,便是一种美国文化的积淀。而这种文化在“两乐“的努力下已经向世界各地扩张,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你把可乐做成了一种农村消费者的饮料,试想,你的可乐还叫可乐吗! 更可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可口或百事跑到农村去喊一声:“我才是真正的可乐”,你能预料到什么后果吗? 因此笔者认为,这就是两乐放着庞大的农村市场不动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是因为两乐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深圳采纳营销策划公司资深策划师,电子邮件: t_yongju@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