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烧”欧盟
7 上页:国内企业奋力"点灯" 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的步伐不断加快,部分"中国造"凭其物美价廉优势在世界市场屡屡攻城掠池,这也引起"资本大佬"们的不快与担忧,于是针对"中国造"的反倾销案等贸易保护法案动辄大棒横扫。这次打火机案便是典型一例。 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的逐渐成熟和加入WTO后所获的平等地位待遇,中国企业已不再似以前彩电被欧盟大面积封杀那样,任人割宰。从"打火机案例"便可见国内企业的成长和进步。 但此次"打火机"案暴露出的大部分国内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的几个关键问题,很值得广大企业主和营销人士深思。 ■问题一:危机预警亟待健全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营销危机爆发阶段的全过程:欧盟挥舞CR大棒后,首先是引起我国有关方面的关注,然后由有关部门通过行业商会向全国各打火机企业通报信息,启动应对预案,指导、帮助各打火机企业采取应对措施,最后才是各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应诉方案。 从中不难看出,在关乎企业自己市场命运的危机开始的关键时期,企业似乎只是在充当配角,若没了"有关部门"的"拉、帮、带",自己怎么"死"的也许都不知道。 诚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家机器更多的是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但企业作为市场的主角,是不是得多长些"出息"呢? 关于企业的"危机意识",很多营销人士和有识之士都曾大声呼吁过。 以打火机案为例,国外针对中国企业某产品进行反倾销的指控,一般来说都可从该国的媒体上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公布倾销产品对该国企业造成的冲击、发布相关企业的"诉苦"声明、展示相关企业的困境等等。企业的驻外机构如果嗅觉灵敏,就可以及时通知国内企业采取放慢出口速度、提高出口价格等措施加以防范,尽可能降低被指控的风险。 但这些预防和报警措施,在上述的企业当中,至少是笔者眼拙,没有见到。 国外企业的"危机意识"已经形成一套较先进的机制,像国际上很多大公司都在企业内部设立了首席风险官制度,专门处理企业危机。 除开不可抗力的因素,危机往往是有征兆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功能在于与政府有关机构、媒体、行业商会以及相关信息咨询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影响企业市场地位的各种事件、新闻、政策等信息,帮助企业将由此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甚至避免损失。 危机预警机制大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设立专门的新闻公关部门;第二、设立专职的危机预警官;第三、设立市场区域级(包含国内和国外市场)预警员。 第 1 2 3 4 页 下页:打火机"点燃"的问题(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