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青啤能否再活100年 7 上页:青啤品牌是AB公司觊觎的焦点 就在10年前,以百威、生力、嘉士伯、喜力、科罗娜等为代表的几十个国际品牌啤酒和合资品牌啤酒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外资啤酒品牌不断收缩战线,退守国内不到10%的市场份额。与之相反的是,国内啤酒品牌不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在近年来经过不断地购并整合,已经形成了几大垄断性的啤酒寡头。但是外资品牌这次等到了更大的机会。青啤在彭作义手里大力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到处圈地,2001年,青岛啤酒年产量已达251万吨,国内啤酒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2.2%提高到去年的11%,稳居国内同行业榜首。随着青啤与AB公司合资成为现实,AB公司可以便捷地分享这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青啤这些年对国内啤酒行业产能的整合为AB公司在国内的品牌整合做了一个绝佳的铺垫。是应该说:青啤近年来热衷的兼并只不过是为AB公司作嫁衣裳?还是应该说:以往的兼并为今天的合资获得了一个好价钱?或许,现在还不是选择答案的时候。 青啤与AB公司之间的情愫,恩怨交织,难以言说。《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1993年到1995年间,AB公司曾与青啤谈判过合作事宜,据说,青啤的主谈代表、时任公司副总一职的程衍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以对行业的专熟和企业管理的高水准赢得了对手的钦佩和尊重。富有戏剧性的是,后程衍俊突然辞职,要求到美国进修一年。当时青啤为表挽留之意给程办的是“停薪留职”。一年后,程从美回来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帮助AB组建百威公司武汉工厂。程是从什么时候与AB正式签约的,这是第三方无法知道的“隐私”。业内知道的只是,程衍俊果然有才,很快直升为百威武汉工厂的总经理。这场人才之战,青啤输得苦涩无比。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国内企业无疑是处于弱势的,在和外资的合作中,尤其是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企业利益,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青啤和AB公司的正式合作序幕刚刚拉开,已耐心等待了9年的美国人会如何与青啤相伴前行呢?众多的国内企业不妨一边看人家的戏,一边长自己的智。 原文发表于《智囊》2003年第一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