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小企业取胜之道——防御CS战略的逼杀 7 上页:CS战略 CS战略起源及其背景简述
西方市场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完全的“买方市场”,企业及其产品如果不能使顾客满意,即使他是知名的企业、品牌和优质的产品,也难以卖出去。发现这种情况并明确做出反应的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他在1985年提出了“服务与管理”的经营观点,这个观点说明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把“服务质量”运用于市场管理和竞争,企业竞争焦点开始从竞争参与者转移到顾客身上。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当时提出了“企业利润首先由提供给顾客的服务质量决定”。在8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导企业通用等开始正式实施CS战略。 在80年代的市场中,产品市场总供给大于市场总需求,不同企业提供出的产品趋于同质、同价化,大企业之间开始出现类似于现在国内企业的价格大战,企业虽然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市场价格、加强推销人员和手段,但顾客对这些刺激却没有起到相应的反应。一些企业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原来顾客的消费意识与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判断一个产品的标准开始由“质量好与坏”变化为了“感觉满意与不满意”,对产品的关注开始从核心产品(提供的基本功能等要素),转为有形产品(品牌、包装、款式、质量等要素)和附加产品(咨询、送货、信贷、售后服务等要素)。价廉物美的产品已经不能为企业在竞争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适应消费形态的变化,企业必须从顾客角度出发重新制定自己的企业战略,CS战略自然诞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