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活力28,如何再现活力 7 上页:无奈的选择 出人意料的是,活力28的资产重组非常迅速。2001年4月,湖北天发集团入主活力28。而此次,荆州市开出的三项重组条件近乎苛刻:承债收购、人员全部接收、注册地不变。这“铁板三条”曾令无数上门者望而却步,所以天发集团的入主令许多人“看不懂”。 当时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此次重组是一种地方政府的“拉郎配”,让天发背了一个“大包袱”。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活力28将品牌租给了合资公司,很难将品牌收回来;二是活力28在册职工1800人,其中退休职工占了三分之一,其两大主导产品洗涤品和纯水全面恢复生产后,只需300人上岗即可,而天发集团在荆州的职工即已达到1000多人。 天发集团董事长龚家龙向记者说,尽管当时“活力28”这个品牌已租赁出去,人员负担沉重,但活力28集团曾经是一家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民族企业。这样的公司,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再说,“活力28”的品牌注册领域非常广,尤其是在洗涤用品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更何况还可以运用一定的方式将“活力28”商标使用权提前争取回来。而现在的事实证明,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著名的企业咨询管理专家沈青当时也发表了看法:天发收购活力28,天发是赢家,因天发收购知名度大的活力28,向外界展现了良好实力形象,这必将促使其股票升值。 天发集团对活力28集团进行资产重组之后,于2001年4月登记注册成立了“荆州市沙市活力28日用化工有限公司”。由于品牌问题,同年7月公司更名为“荆州市波尔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3.2亿元,且无负债。天发集团投入3.04亿元,占总资本的95%。 同时,天发集团对上市公司“活力28”进行彻底资产重组,成功恢复上市,不过,全面撤出了日化行业,仅保留原上市公司的纯净水业务,股票名称也改为“天颐科技”。在此过程中,天发集团付出的代价是以每股1.10元的价格受让5249万股国有股,同时全部接收重组中剥离出来的活力28人员。 不过此番改变对波尔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波尔日化厂不再背负一个集团的开支重任,只需对内部负责,有赢利,能养活这些人就可以了。实际上,当初的波尔就是由于负担过重,以至于成本很高,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第二,由于人员大量减少,开支缩减,成本也随之降低,产品价格有了很大的竞争力。第三,机制也有了变化,原来一个政策的出台要经过很多程序,常常延误战机,而现在可以根据市场开发一些新产品,并采取灵活的市场策略。事实上,后来的洗手液、牙膏等新产品的出台都十分顺利。 有了以上基础,2002年7月天发集团开始与德国邦特色公司接触,协商各自在合资公司—活力美洁时公司的权益。同年10月,天发集团与德国邦特色谈判,向德方提出合资公司提前终止使用“活力28”系列商标,由活力28集团收回。 双方于2002年底达成协议,并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签署文件。公司名称重新由“荆州市波尔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变更为“荆州市沙市活力28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活力28集团人士称,此次提前收回“活力28”商标使用权未向德方支付费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