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进与节奏--访内蒙古伊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郑俊怀 7 上页:中国伊利 《经济观察报》:您从1983年把伊利从一个“手工作坊”带成中国优秀的上市公司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不愿做”的事情是您的人生定位,这么多年来,符合这个定位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今天要做到这一点是不是比以前难了许多? 郑俊怀: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企业就要讲诚信。不讲诚信,其道不正;不讲诚信,其财不远。 我们在1993年实行股份制改组,在1996年成功上市,在1999年率先开发液态奶产品等等,这都是在当时不被人理解,不为人所看好的举动。事实证明,我们做了很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而这些突破和创新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认为任何时期要实现创新都是不易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最大的对手是我们自己,要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就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企业的人才智力优势、技术资本优势,实现我们“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挺进世界乳业20强的宏伟目标。 《经济观察报》: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当一个人越来越成功的时候,他的成就感越来越小,您纵横江湖20年,已至事业颠峰,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保持做事业的激情? 郑俊怀:企业领导人对自己在企业的定位是很重要的。我对我在伊利的定位就是这个企业应该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什么东西有利于企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在这个企业已经呆了20多年,和这个企业已经分不开了,所以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当作事业来追求、看待。对于一个事业的追求者来说,他总是要在有生之年把事业做好、把企业做好。这总是一种动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风险、挫折,让我始终把事业当成自己的生命,对其他方面就看得很淡很淡。 《经济观察报》:伊利在中国本土乳业中可以算作老大,在呼和浩特则可以算得上强势企业。如何避免“地方强势企业”对企业文化以及自身决策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郑俊怀:这么多年来,我们跟政府做了很多沟通,让政府对我们有更多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做大了以后,也要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企业得到了发展,企业同时又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作为我们自己来讲,我们始终没有把自己当作大企业自居,还是要老实地做,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很多地方,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毕竟不是真空,如果离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企业就完蛋了。这几年,我们也坚持“来自于社会、回到社会”,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都有资助,如果在社会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资助,他们会给企业更大的支持。 《经济观察报》:所以作为大企业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够使得各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郑俊怀:对。如果以为自己很大了,很“牛”,企业就出问题了。 《经济观察报》:这和你个人是不是有很大关系? 郑俊怀:这是我的风格吧。我的风格就是务实,能不张扬的就不张扬,最好是实实在在地做一点事,把它做好就行了。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03-06-09第112期 本文由 授权转载,版权属于原出版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