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海尔SBU的效度与限度--与张瑞敏先生商榷

海尔SBU的效度与限度--与张瑞敏先生商榷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7-29, 作者: 秦朔, 访问人数: 4665


7 上页:流程再造的实质与益处

提醒与商榷

  张瑞敏是我十分尊敬的企业家。1998年冬天,我到海尔采访他,1999年初还在《南风窗》上发表过《张瑞敏:超越无止境》的报道。在那之前,海尔的成长轨迹是十分清晰的:相关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冰箱+洗衣机+空调),丰满的高品牌形象(冰箱代表的质量+洗衣机代表的个性化设计+空调代表的服务),其营销和宣传也可圈可点。

  这之后的海尔,我没有去过。虽然海尔每年都高奏业绩的凯歌,在多元化和国际化方面也事迹多多,但我眼前的海尔形象反而不再清晰,用《中国企业家》的话来说,那是一个在雾中前行的海尔,芸芸众生是看不明白的。

  既然看不明白,我们只能沉默。

  2001年夏天,在我因故离开编辑岗位的一段时间里,《南风窗》发表了《六问海尔》的质疑文章,并引起轰动。但是坦白地说,我的内心有些不安。因为有些质疑,在学理上并不充分。

  而海尔又往前走了。

  由于流程再造本身的复杂性和SBU的独创性,现在去评点海尔的确为时过早。但是,在周遭一片为流程再造和SBU叫好的声浪中,下面这些提醒也许不是多余。

  流程再造有收益,但也是要支付成本的。流程再造的收益每个人都看得见。但我们必须知道,这种改造并不免费,而是支付成本。

  经典的公司理论一向是把企业和市场这两个概念分开的。最早研究这一问题的科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阐述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市场与企业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例如,你可以把企业的每道工序独立为一个雇工人数只有几个的公司,各工序彼此进行市场买卖;也可以把各自独立的“工序公司”整合起来,构成一家公司。

  科斯问,既然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自动协调个人之间的生产与需求,为什么还存在企业这样并不运用价格机制的组织?

  他的答案是,因为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免费(不为零),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信息的费用,讨价还价和做决定的费用,制定政策和执行的费用),企业出现在市场经济之中。企业不是运用价格机制来管理,而是运用企业家的协调机制、权威、命令和计划来管理。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企业就要增加组织成本。当市场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相同时,就界定了一个企业的规模。在这一均衡点之外,企业可以采取两种措施,要么通过整合继续扩大企业规模(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要么外包或对外采购以发挥市场效率(组织成本高于交易成本时)。

  由于科斯的理论过于抽象和理想化,后来的管理学家慢慢远离了他的路线,而基本上相成了如下的同识:企业选择怎样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的流程,关键是要达到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匹配性。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内外条件的匹配性、动力活力与监督控制的匹配性、创新与秩序的匹配性。

  在海尔的流程再造中,我们看到新添的组织成本和机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张瑞敏的精力和思考的重心),组织调整带来的冲击,高度集权的风险(权力分散时有风险,集中后就没有了吗),由于索酬、索赔、跳闸带来的计算复杂性和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当传统公司理论中管理企业的要素(例如团队合作,以人为本,“走动式管理”,信任,激励)被无孔不入的市场计算和互相监督吞噬后,这样的企业尽管看似透明,一切尽在控制掌握之中,但它也许潜伏着更大的危险。

  既然我的一部分收益建立在对方犯错误的索赔基础上,我是否还会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设防的心理围墙,这笔成本有没有计算?可以想象,一当人与人之间开始用市场关系结算——而原本他们是一个团队和组织,他们之间的微笑将变得僵硬,而内心的压力和算计将逐步升级。这种类似“发动群众监督群众”式的运动,历史上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

  既然是市场关系,难免会急功近利,那么,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这在短期看是没有产出的),谁还愿意去做?海尔的“卖点商品”很出名,如洗地瓜的洗衣机,加一个闪光的小灯泡的智慧星空调,但是,这些小发明和小聪明能够持久地征服消费者吗?能够支持起一个迈向世界500强的海尔吗?

  正如我们爱说市场是会失效的,“市场关系的企业内部化”也有它的限度,把握不好度就可能适得其反。根据市场价格,使得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参照系,保证不同的劳动价值在收益上有公平的体现,这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企业不完全是市场,除了制度化管理,伟大的企业在管理中更为依靠的是柔性的、文化的力量(如同《基业长青》描写的那样)。我听说,每个月的8号,海尔人都战战兢兢,因为这天张瑞敏要跟他们算帐,进行SBU的计算。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紧张的气氛里能够坚持多久?同时,我相信,这样的做法对作为“生命体”(living Company,又称长寿公司)的公司一定是一种伤害,它更像是“经济体公司”、军事化管理的做法。

  由于海尔主要产品的相关性(都是制冷产品,所以在采购、制造、分销方面容易整合),目前这种闭合、一律、高度控制的内循环体系,尚未受到产业的挑战。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这种方向可以长治久安。但是,这可能吗?


1 2 3 4 页    下页:TCL和联想的启示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海尔的高度在哪儿? (2008-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石章强)
*海尔SBU:管理革命的先驱还是先烈 (2008-02-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锋)
*张瑞敏的全球竞争新思维:“人单合一”战略 (2005-11-04, 《中外管理》2005年第十一期)
*从SBU迈向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步骤 (2004-07-26, 《新营销》,作者:C.K. Prahalad、Gary Hamel)
*海尔要向何处去? (2004-02-09, 《中外管理》2004年第二期,作者:张瑞敏)
*六问海尔 (2003-12-03, 《南风窗》)
*流程再造让海尔第一个逃离结构困境 (2003-09-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由海尔的SBU到百菌健堂PSD (2003-09-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建武)
*海尔,你越来越土了! (2003-08-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方军)
*又访张瑞敏 (2003-04-11, 《智囊》,作者:林轩)
*再造海尔--访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2003-03-24, 经济观察报
*张瑞敏解读青岛海尔: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思路 (2003-01-14, 经济观察报,作者:张瑞敏)
*质疑海尔的质疑 (2002-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