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海尔SBU的效度与限度--与张瑞敏先生商榷

海尔SBU的效度与限度--与张瑞敏先生商榷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7-29, 作者: 秦朔, 访问人数: 4665


7 上页:提醒与商榷

TCL和联想的启示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原因有三。

  其一,产业的挑战。事实已经证明,在白家电之外,海尔自1990年代末期进入的所有产业几乎都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例如药业、黑色家电、手机、家居集成、信托和证券等。如此多的不如人意,是值得深思的,其中一定有某种必然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在我看来,沿袭以往、强调严格控制和一律性的管理文化与权力结构,是导致问题的关键。一个闭合的内部循环体系和在其中形成的思维方式,无法应对开放的、非标准化、变化不断的新兴产业的风险与挑战。

  其二,企业家创新才能的挑战。海尔一定有人才,甚至具备企业家创新才能的人才。但是,权力高度集中、监督严密的体系与文化,以及体制性障碍(无法对企业家才能给予剩余权回报),束缚了这种才能的发挥,以至我们在张瑞敏之后,几乎看不到谁能扛起海尔大旗。“无后”,这不是小问题,如果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仅此一条,你的股票价格就要打折扣。但是,在海尔现有的考评体系下,企业家才能是得不到制度支持的。企业家是要有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利的,是要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奈特语),是要有他自己的声音和感召力的。这些,今天的海尔都不能说具备。

  其三,企业路径依赖的挑战。海尔以往的路径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尽管有些成功来的太吃力和不自然(因为海尔太在意成功和名次了)。这样的一种走法,又要肩负不断升级的崇高使命,总有一天会让自己不堪承受。

  在相同规模的企业,我觉得TCL和联想的经验可以为海尔参考。

  TCL偏向于开放、活力、分享的文化和制度,让李东生交过不少学费,可是他从未因此转向封闭、强调一致、集权。TCL电脑的杨伟强和通讯的万明坚,都亏过钱,他们的有些做法和李东生本人的想法并不吻合,而且他们自我宣传的痕迹都很重。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都越来越游离在TCL原来的体系之外。这个时候,李东生的选择是,要么把他们拉回TCL的传统轨道,要么,容忍甚至激励他们探索新的道路。最后,他选择了后者。甚至在电脑公司寸功未立时,也给了杨伟强们股权(等于是拿彩电的利益让电脑公司提前分享)。他让他们在TCL的统一门户(品牌和支持体系)下,根据产业特征,一切经营自主(例如采购、营销、生产、甚至内部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代价,一定是增加了某些成本,而且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完全的监督(事实上,当监督成本过高时,最经济的监督方式就是让他们制度化地分享企业剩余,正如很多企业已经做过的那样);但这样做的收益,是万、杨的企业家才能得到了最大的释放,TCL做出了更大的蛋糕,获得了在更开阔意义上的3C协调发展机遇。李东生喜欢谈公司文化的整合,但很少谈公司业务发展的整合(他喜欢用协调这个词)。他对于当下中国市场、产业、经理人心态洞若观火,对整合与分权的界限也有着清晰认识。李东生的口才也许不如张瑞敏,但在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趋势和企业战略选择方面(这是企业家战略才能最重要的体现),李东生是中国制造业当之无愧的战略家。

  联想的拆分,最关键的原因是杨元庆、郭为的“不能融于一炉”。在杨为主、郭为副的方案试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做不到“无缝链接”,于是柳传志下了决心,分拆。我相信,当时柳传志面前也摆着两条道路,一是维护一体化的路径,一是各奔东西。前者比起后者,成本肯定是高的(很多可以整合在一起的资源必须分成两个部分),但是比起不能充分发挥两位少帅的企业家才能,这种成本又是应该支付的。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多,才是正确的选择。只想得利,不想付出代价,则天下哪有这样白吃的午餐呢?

  讨论企业的边界,对我们还有一个启发,就是“责任的适度规模”。海尔的高度整合,节约了资源,是一种节流的“减法”、“省法”;但对于提高产出,效率也许并不经济。因为人对责任的承担,受其专业知识和精力的限制,是有一个限度的。例如,一个宣传人员,营销人员,他可以承受一定的整合起来的责任,但相应地,对原来他专门分工的职责的专注性必然受到影响。在TCL和联想,由于是分权的体制,的确增加了组织的成本,但各个部门在专注于自己的责任方面,就可能更加精确和扎实。成本降低引起产出下降(也许一开始不明显),成本增加带来产出增加,这中间的度如何比较、取舍和把握,也是公司理论的经典问题。


1 2 3 4 页    下页:海尔何去何从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海尔的高度在哪儿? (2008-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石章强)
*海尔SBU:管理革命的先驱还是先烈 (2008-02-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锋)
*张瑞敏的全球竞争新思维:“人单合一”战略 (2005-11-04, 《中外管理》2005年第十一期)
*从SBU迈向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步骤 (2004-07-26, 《新营销》,作者:C.K. Prahalad、Gary Hamel)
*海尔要向何处去? (2004-02-09, 《中外管理》2004年第二期,作者:张瑞敏)
*六问海尔 (2003-12-03, 《南风窗》)
*流程再造让海尔第一个逃离结构困境 (2003-09-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由海尔的SBU到百菌健堂PSD (2003-09-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建武)
*海尔,你越来越土了! (2003-08-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方军)
*又访张瑞敏 (2003-04-11, 《智囊》,作者:林轩)
*再造海尔--访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2003-03-24, 经济观察报
*张瑞敏解读青岛海尔: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思路 (2003-01-14, 经济观察报,作者:张瑞敏)
*质疑海尔的质疑 (2002-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