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田:“霸道”中国 7 上页:控制网络 在许多超过30岁以上的中国人记忆中,第一个熟悉的汽车广告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直到现在,丰田仍然以每年5万辆的成绩名列进口汽车的头号大户。 最早进入中国的丰田本来可以成为最早在中国生产汽车的外国汽车公司,但是由于当时丰田的整个战略就是“面向欧美,背靠亚洲”,中国不是丰田的战略重点,因此它在1980年代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合资生产整车的要求。1994年,在与欧美汽车巨头抗衡中站稳脚跟的丰田重提旧事。不巧赶上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丰田的建厂要求也没有被批准。 但随着来自大众、通用和本田等厂商的成功本地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企业加入战团,完全依赖进口配额的丰田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跌到了2.3%。这显然和丰田在全球的地位不符。 丰田汽车2002年度全球销量为620万辆,位居世界第三,而丰田汽车的市值更是高达843亿美元,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这3大汽车巨头的市值总和。雄心勃勃的丰田进而提出,在未来10年里,将全球汽车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5%,这意味着它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今后每年新增销售270万辆。为此,丰田告诫员工要削减50%的开支。通用汽车主席小史密斯更是小心表示:“我不敢说他们达不到这一目标。” 在与世界其它汽车巨头的挑战中,丰田这些年一直占有上风。尽管在整车项目上,丰田是进入中国的迟到者,但是凭借其早先的布局和独特的精益生产方式,丰田完全有后来居上的可能。2002年底悬挂丰田牛头标志的威驰的诞生及其热销就开了一个好头。威驰上市7个月以来,全国订单累计已经达到3万辆。天津丰田的工厂就连周也不能停开生产线。让丰田津津乐道的是,威驰62%的零部件正是丰田在中国的零部件厂所制造的。与此同时,韩国现代汽车在北京的合资工厂正为零部件的本地配套问题苦恼不已。 事实上,早在开工之前,丰田汽车已经做好了在中国生产整车的一切准备。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丰田就派出先遣团,以天津为中心在中国大量建设零部件企业,迄今共成立了57家合资和独资零部件企业。这些零部件厂几乎囊括轿车生产的方方面面,遍布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现在这些零部件企业已经可以形成规模生产。”亚洲汽车资源公司的高级顾问张豫说,“丰田是典型的厚积薄发。” 1995年4月,丰田在天津设立了负责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的丰田汽车国产化技术援助中心,并派出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的直系弟子内田贤一担任第一任所长。其后,又以改善夏利生产线为由,开始向天津夏利传授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 正如丰田汽车会长奥田硕和现任社长张富士夫对外公开所说,丰田一直没有停止与中国的“合作”,从“技术援助”到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到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在中国汽车制造“最重要的环节”上,丰田“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所有这些准备是丰田公司的其他对手当年进入中国时所不具备的,而这极大的缩小了其与对手在中国较量的差距。 但竞争对手们绝对不可能坐视丰田顺利长大。在丰田与一汽合资之后的2002年年底,德国大众又决定每年追加投资,以实现2007年将在中国销售汽车100万辆的目标,确保自己在中国的霸主地位。尤其是本田等同属日系的企业。不久前,本田推出了一款名为“飞度”的经济型轿车,目标直指丰田“威驰”。在配置接近的情况下,价格低了好几万元。 而丰田也从不敢低估以“模仿”著称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2002年12月,日本丰田向北京市二中院提起诉讼,指控渐江吉利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是,“在日益增长且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外国汽车公司甚至对规模很小的竞争对手也不会手软”。 反馈: geyuyong@megajo.com 原文发表于《环球企业家》2003年第十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