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者与合作者 7 上页:第 3 页 “擦边球”高手 一个综合了香港、台湾和内地媒体特点的“四不像”电视台,在他手中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华语媒体品牌 刘长乐 刘长乐自己并不认为凤凰卫视在短时间内崛起是一个奇迹,他的梦想是把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网络”,而现在凤凰卫视只是植根在香港,主要落地在内地,而且收视率排在央视、上海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之后的境外媒体。 不过,外界还是对这个健硕、魁梧的商人充满了信心,因为其丰富的媒体经验,以及强硬的商业手腕,舆论给他最多的评价是,最有希望成为“中国默多克”的人。 这个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当过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1988年移居国外的人,据传在新加坡期间曾因为石油贸易生意而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创办凤凰卫视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至今在此领域还有投资。另外,在发迹后,他的生意也遍及内地,在北京和广东,他的公司投资修建的高速公路长达300多公里。他拥有九成以上股权的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在内地的石油、公路、地产以及文化等领域投资也近百亿元。 真正让刘长乐成名的还是凤凰卫视。1996年,刘长乐和中国银行全资附属公司华颖国际有限公司以及新闻集团按照45∶45∶10的比例出资成立该公司,并开始在节目制作上模仿香港亚视、无线,台湾东森,甚至内地电视台的一些做法,而且从两岸三地招募主创人员。 因为中资的背景,从一开始凤凰卫视就把主要观众对象锁定在内地。而当时内地各个电视台节目内容单一,凤凰卫视在内地被允许有限度在高级宾馆、涉外单位以及各种特殊小区落地传播后,丰富的节目形式立刻收到了观众的欢迎,而且因为能够很好的把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凤凰卫视一时成为内地电视文化的领跑者,当时模仿凤凰卫视节目的内地电视台数不胜数。 因为发展迅速,2000年,凤凰卫视在香港上市(8002HK),刘长乐也走上前台。他多次对外界表示,希望能把凤凰卫视做成中国的CNN,而CNN创始人特德·特纳((Ted Turner)正是他崇拜的偶像。资本市场对他普遍的看法则是,“有清晰的商业思维,健谈,而且在内地有广泛的人脉”。 2002年刘长乐通过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入股亚洲电视,成为最大单一大股东,此举被认为凤凰卫视将具备与香港无线电视抗衡的实力,而刘长乐则被香港媒体封为“新一代的媒体大亨”。到了2004年,好消息继续传来,今年一季度,凤凰卫视创办以来首度实现扭亏为盈,纯利为4048万港元(约4294万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则是净亏损2080万港元。■ (文/《环球企业家》□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好莱坞式神话制造者 在向来靠美国大片救市的中国电影市场,他创造了一个内地电影的真正票房神话 张伟平 2003年当《英雄》上映时,创造了20年来未有的奇观:电影院门前,购票的人络绎不绝、排成长龙。一个多月的上映期结束后,全国票房是惊人的2.5亿元人民币。此前的中国电影,票房达两三千万就已称得上大获成功。 “《英雄》奇观”的创造者,除了众所周知的主角张艺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背后推手:投资人张伟平。 张伟平在1995年开始投资张艺谋的电影前是个房地产商人,不懂电影。但没有一部国产电影象《英雄》这样,如此集中地利用好莱坞手法来征服电影观众。《英雄》的投资额惊人——按照张伟平的话说是3.2亿元人民币,投资方至今还未收回其全部投资额(《英雄》不久在北美的上映似乎成为此片能否真正赚钱的关键)。 巨额投资下,是明星班底的豪华组合及大场面的精心制作。除张艺谋外,好莱坞当红明星李连杰、国内明星章子怡、陈道明、香港极具人气的演员梁朝伟、张曼玉,以及著名打星甄子丹,都是《英雄》的强劲筹码。加之煽情的故事题材、万弩齐飞等大量具有震撼力的高质量特技画面……无不是好莱坞所惯用的套路。 据张透露,这部“张艺谋首部武侠巨构”仅宣传费用就耗去2000余万人民币。在《英雄》上映之前,异乎严密的防盗版行动,及1780万元的音像版权天价拍卖,种种噱头,吊足观众胃口。 经过精心策划的《英雄》首映式被安排在人民大会堂,甚至在入口设有安检。在中外记者齐集一堂的放映厅,由张伟平挑选的200名大学生穿上秦兵服装模仿电影里的剧情,齐声呐喊“大风!大风!”张说,这一喊几乎令所有在场者目瞪口呆,效果实属震撼。 对于《英雄》,张伟平津津乐道:“我们使20多年从来没进过电影院的人,头一次走进了电影院。” 今年46岁的张伟平进入电影业不到10年。药剂师出身的他在外企当过经理、开发过房产、做过航空食品。自称因与张艺谋的私交才涉足电影业的。1995年,张艺谋和巩俐分手后,出于帮忙,张伟平投资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立了新画面影业公司,继续投拍了《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 这4部电影都谈不上多么成功,直到《英雄》,才标志着摸索期结束。 以商人自居的张伟平,说话行事有些张狂,他因此遭致一些反感。他的话中也充斥着经不起推敲的因素。现在,他要用他的下一部电影、斥资2.9亿元、由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片《十面埋伏》,证明他在《英雄》上获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文/《环球企业家》□ 柳成东|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mr.internet 他的个人秀让东西方都认识了中国的互联网 张朝阳 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打电话给张朝阳,说有一个关于亚洲数字精英的评选,他被列为候选之一。几个月后,10月15日的《时代》上,他入选“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50名风云人物”。 当期《时代》一出版,张朝阳立刻成为明星,那些驻扎中国的外国记者也开始视他为中国互联网的代言人。 从此,张朝阳从默默无闻的角落里走了出来,作为借鉴国际风格的中国互联网的创始人,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搜狐是复制雅虎的产物。1990年代中期,雅虎在美国取得了成功,张朝阳想在中国复制这种成功。甚至搜狐最初的名称Sohoo都是模仿Yahoo的产物。从他在麻省理工大学读书时认识的朋友包括《数字化生存》一书作者尼蔼洛庞帝那里拿到最初的22.5万美元投资后,他回到北京创办了名为爱特信的公司,1998年2月正式改名为搜狐。 与新浪或网易这种由本土技术天才靠卖技术起家的公司不同,搜狐更像美国门户网站的忠实学生:它完全建立在网络理念和风险投资上;并大打网络品牌攻势——这两点也都为随后出现的一系列网站所模仿。张朝阳甚至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以诠释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在很大程度上,是张朝阳和他的搜狐让国人知道了什么是天使资金、明白了向投资家说一个“故事”就有可能圈来钱办公司。 他还多次邀请在美国有数字化时代传教士之称的尼蔼洛庞帝来中国,使公众对“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情景有了更加切近的理解。 长期以来搜狐的经营模式遭到人们的怀疑,它的赢利将从何来——这也是门户网站普遍面临的怀疑。张朝阳被讥笑为华而不实、“只会做秀的花花公子”——在晚上化妆成老太太、在天安门前玩滑板……这些“秀”使张朝阳一次次保持住公众关注率。对于门户网站而言,“眼球”就是生命。他成为为数不多的网络经济幸存者。 经过了公司命运的几度沉浮之后,张朝阳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搜狐,这与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被迫出局的命运不同。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张朝阳与股东沟通的能力。张认为自己遇事并不意气用事,能温和地与对方交流,很多问题都在沟通中消化掉了。 张朝阳的生存还得益于他时时保持的忧患意识,“我现在想的最多的是隐患,所以要求公司培养一种paranoid的文化。”——一种诚惶诚恐的文化。■ (文/《环球企业家》□ 马琅|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网络牛仔商人 他创办的阿里巴巴作为中小企业的桥梁的影响力越来越令人无法忽略 马云 1999年,一个叫马云的瘦个子青年在自己的住宅里,和18位创业伙伴一起创建了阿里巴巴。马云的梦想是:帮助那些中小企业。 5年过去了。共有392万家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上进行过国际贸易。现在,阿里巴巴已是全球最大B2B(商家对商家交易)网站。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国内中小企业架起了一座通往外部世界的网上贸易桥梁。 阿里巴巴全部工作的核心是:向中小企业主们提供即时通讯服务,以方便沟通业务。为了提升中小企业主与外商交往过程中的形象,马云甚至为他们开设了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马云每次见了中小企业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我们现在哪儿还做的不好?” 马云在2002年力排众议,推出了“诚信通”(TrustPass),这个产品联合美国著名的认证机构邓白氏打造,为客户之间的交易安全服务。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网站的流量,但是马云认为,阿里巴巴不是一家吸引眼球的公司,它要注重的,是为客户提供价值。“我们就是要为诚信而战!不要让外界觉得中国企业一团迷雾。” 据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介绍,诚信通会员比普通会员成交量大10倍。时至今日,“诚信通”虽然依旧处于投入期,却是现今最有可能对马云的梦想提供直接帮助的产品。 马云就像他酷爱的金庸小说里的男主人公一样:天资聪颖,却不得不经历诸多挫折,始成大器。第一次高考落榜后,马云拉过三轮车,跑过小生意,还曾去酒店应聘服务生因身高问题被拒。如此几经辗转反侧之后,马云才重新参加高考,学的是外语。 作为国内第一个对互联网商用用途进行探试的人,他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就创办过“中国黄页”。 精力充沛的马云不是个喜欢随波逐流的人。1990年代中期,当从国外对互联网产业进行考察归来决定在电子商务领域施展拳脚时,他有意避开了当时国内热门的门户网站模式而选择B2B。即使在美国,B2B模式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范例。搜狐总裁古永锵认为马云的决定“本身就是个逆流而上的决定。” 不过2001年间他险些迷失了方向。彼时,获得两轮风险投资后,“想做大”的他邀请了多名在海外有优秀履历的人才。“但是最终,他们把公司的声音弄杂了。”在阿里巴巴内部,坚持各种生意模式的人都有。终于,到2002年底,马云将他们一一清退,同时,他把当时占据公司收入60%的系统集成业务一刀砍下,以保证公司继续按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 在这之间,他推出了“中国贸易商”业务——一种可以让会员分享50万海外买家和进出口商关系资源的业务。目前这一业务占到公司收入的70%。“诚信通”占20%多,其它为广告收入,占2-3%。 2003年结束时,阿里巴巴报告日收入100万元。马云认为阿里巴巴要实现这样的营业目标并不虚妄:2004年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每天缴税100万。■ (文/《环球企业家》□ 李波|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