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牌究竟该不该打? 7 上页:民族牌之争 民族牌是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希望中国的消费者能够在同样的条件下选择商品时,所运用的一个武器。事实上,中国的消费者非常不成熟,在早期,对国外的产品有着非常盲目的崇拜,甚至有过“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说法,因此,中国企业的民族牌并没有起到作用。而现在,随着消费者的日渐成熟,选择商品更看重性能比,民族牌也不是左右他们选择的因素。 以彩电业为例,随着长虹、TCL等国内品牌的成长,外资的垄断形式被打破,而这被誉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成功。果真如此吗?家电作为大件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对价格比较敏感,选择时更希望得到最好的价性比,而国产彩电基本上满足了一般家庭的需要,再加上比外资便宜的价格,自然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反之,在高端产品上,依然是外资的天下。与其说是民族品牌的成功,不如说是价格的成功。 而对于饮料这种日常消费品来说,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不大,消费者在选择时就更加注重品牌。这也是两乐能够在进入中国以后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来,中国产品的民族牌更多的是和低价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中国对外开放,大量外资产品进入,世界500强已悉数到来。而中国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熟,走出国门的寥寥无几,要在骤然间参与竞争,与对手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既没有强大的资本作后盾,也没有先进的管理作基础,所以在这场战斗中,国内企业已丧了先机。要与外资在城市市场竞争,国内企业没有实力,只好转向农村市场,在那里开辟一片天地。而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要远低于城市,因此只有低价格才能顺利的进入。这样一来,国内企业的产品也就被贴上了低价的标签。更悲哀的是,很多企业由于成本原因,不得不降低质量,使得“便宜没好货”成了与低价如影相随的词。要知道,虽然人们心目中希望产品的价格优惠,但前提是,产品的质量要好。外资产品的价格虽高,但质量却是不错,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多掏腰包也愿意购买。 再加上外资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其策略也向本土化转变,这就使其与国内品牌在心理认知上差距越来越小。如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从产品命名上就煞费苦心,其产品策略也是为不同人的口味量身定做饮料。产品包装上,可口可乐也开始了本土化,特别是近几年春节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口可乐通过新年吉祥的本土化形象实现了与消费者的进一步沟通。相反,汾湟可乐的“大家齐欢乐”一点也没有突出本土品牌的形象与特色,再加上口感也不适合大众口味,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看来,民族牌的推出,不单单是口号,更需要国内企业认认真真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真正为他们提供“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的产品,而这才是民族牌能真正深如人心的关键所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