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韩国电子电器巨头的业务重组、品牌发展战略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7 上页:第 4 页 (三)正视自己的失误,但是不能全盘否定自己过去的成就和过人之处,要以一种扬弃的态度去设计公司的未来。韩国的企业在金融风暴以前以超速度的成长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但是,过高的负债经营、好大喜功、业务庞杂这些问题在金融风暴到来的时候几乎葬送了前程。但是,三星、LG等能壮士断腕,率先重组,在经历阵痛之后,已经重新返回世界舞台参与竞争。三星在近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营业额和利润。处在乱世之中的三星和LG对于自己的前途没有丧失信心,积极地快速重组、调整,走出低谷。 中国的企业经不起折腾,这固然与自身的实力有关。但是,很多企业却不知道中华民族原本的"致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企业的发展是会有起落的。就是现在受人尊崇的GE在韦尔奇接手以前也不是一个烂摊子?现在风光八面的柯达曾几何时不也是陷于崩溃的边缘?再看看中国的企业。胡志标的"爱多"还有吗?"万家乐"你还能不能"乐万家"呢?再说现在的科龙。科龙曾经那么的风光,它的"容声"冰箱曾经连续八、九年排行中国销量榜首位,冰箱也被联合国永久收藏了,全盛时期的科龙空调、容声冰箱誉满华夏,那时潘宁的签字就可以赢得贷款。1999年科龙的大股东里,除了科龙集团自己,十有八九是有外资背景的,当中包括花旗银行等。但是,恰恰是这些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在科龙2000年业绩下滑的时候纷纷打了退堂鼓。更加致命的是,2001年11月科龙竟然卖身。既然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凭什么让投资者相信你?更何况在信息不那么发达的中国,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并不成熟,面对媒体漫天飞的"科龙被收购"的字眼,怎么去买科龙你的产品?惟有避之则吉。科龙的品牌,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危机公关专家可以拯救。 (四)对于自己企业的核心能力、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韩国这两家企业有着深刻的研判。三星是贸易起家,但是在其发展历程里,每一次转型都和韩国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甚至乎超越了韩国的产业前瞻。目前,三星的核心业务集中在电子、金融、贸易与服务,在电子方面的研发活动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LG在其发展历程里是韩国家电业界先驱,目前的业务集中在电子和化工领域。两家企业在企业重组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做每一种产品的时候都力求取得规模效益,对与很多产品实行精深化经营,取得相当不错的业绩。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却没有在多元化发展的时候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或者没有考虑到国家未来扶持的产业发展方向。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