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柯达的手段

柯达的手段


经济观察报, 2003-02-13, 作者: 黄继新, 访问人数: 3932


7 上页:圈地数码冲印(1)

  在数码冲印市场上,柯达是明显的迟到者。直至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自己的数码影像服务。富士的汹汹气势一直持续到2002年9月,富士称,已经有300余台“魔术手”设备引入中国大陆,以后更要以每年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在3年内建成1000家拥有该设备的富士数码冲印店。

  但是晚起的柯达似乎没有饿着肚子。在富士的宣传鼓声走弱之时,柯达的追赶努力开始占据更多的媒体版面。等到2002年结束时,柯达的数码冲印网络已告形成,目前有1300家柯达店可以提供数码照片的冲印服务,与此同时,三星、诺基亚、联想、英特尔、网通、中国银行等各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也都纷纷参与到柯达数码网络的建设中来。

  富士的最大劣势就在于,它兴建网络的经验远不如柯达。假如可以套用新经济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即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数的平方,那么我们会发现,拥有8300个“节点”的柯达网络拥有的价值远远大于竞争对手,其网络能够吸引到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都是对手所无法比拟的。

  富士目前卖出的数码冲印设备其实比柯达还多,但是柯达却有更多的店铺可以提供数码照片的冲印服务。目前柯达在中国做到的是,一个拥有设备的中心店,可以为周围的十几二十个普通店冲印照片。这样做是一举四得:一,由于数码设备价格较高,这样做正好弥补了购买不起设备但却想提供同样服务的小投资者的需求;二,高价购买了设备的店家可以从周边获得大量业务,加快投资的回报速度;三,每台设备的平均冲印量的加大,能迅速降低数码冲印的价格;最后,可提供数码服务的店面数量迅速增加,也加深了消费者对柯达数码服务的印象和认识。

  当然,柯达不重设备重网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柯达不从设备的销售中获得利润,这一点与其对手截然不同。柯达加盟店的冲扩设备由第三方厂家提供,如日本诺日士(Noritsu)和法国KIS。寻找合作伙伴,通过联盟加强提供服务的能力,是柯达坚持多年的原则。

  合作伙伴的概念几乎贯穿了柯达所有的活动。柯达与三星、诺基亚合作,为手机用户提供图片的上传、下载和冲印服务;与联想合作,扩展数码冲印网络;与迪斯尼合作,提供动画人物数码像贴纸和照片边框;与联邦快递结盟,提供快递收件服务。柯达甚至还卖起了票,包括剧院票、长途汽车票、网球赛票等。

  从这些合作者身上不难看出,柯达的侧重点显然是要吸引消费者,尽可能地增加柯达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再借此来吸引投资者加盟,而不是正好相反。

  柯达民用摄影产品部中国总经理陈耀荣想要别人明白,今天富士和柯达的竞赛,一如当年的苹果电脑和IBM之争:和苹果电脑相同,富士也要求硬件和软件捆绑销售,而柯达则会像PC机之父IBM那样,凭借更开放的系统和更广泛的用户淘汰对手。

  陈耀荣说得不够准确。事实上,那个开放的系统是微软的,并非IBM的,而更广泛的用户——IBM PC兼容机遍地开花的结果——也完全是微软促成的。让软硬件垂直捆绑的苹果电脑遭到惨败的,不是Windows本身,而是Windows浩浩荡荡的合作伙伴队伍,以及这些合作伙伴在Windows平台上提供的多如牛毛的应用程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柯达更像是微软:让足够多的消费者使用其平台,同时吸引各种各样的伙伴到这个平台上来提供增值服务。

  上文提到的“梅特卡夫定律”,事实上也不真正成立,对柯达的这个网络来说,节点之间的连接还不够完善,整个网络的高速数据流动和资源共享还没有实现。柯达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有了与网通的合作。目前,网通已用宽带将柯达在杭州的所有店铺连接起来。在杭州这块试验田上,柯达正谋划着网上冲印服务铺满全国的理想。

  关于网上冲印,心中全局已定的柯达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尽管早在1997年,柯达就在美国本土推出了网上冲印服务,但是同样的经验显然还不能照搬到2003年的中国市场上来。陈耀荣认为,阻碍柯达在中国实现网上冲印梦想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数码相机渗透率太低,电脑普及率太低,宽带普及率太低,信用卡普及率太低。

  美国柯达的理想流程是:消费者用数码相机拍下照片,上传到电脑中,通过网络发给柯达,用信用卡完成支付,柯达洗出照片后由快递公司送到消费者家中。

  “我们不能等待市场成熟起来之后再做努力,”陈耀荣说道,“作为市场领导者,我们有必要先走一步。”


1 2 3 4 页    下页:把中国变成两个战场(1)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相机背后的乔治·伊士曼 (2003-12-18, 《环球企业家》,作者:李波)
*柯达 中国色彩梦想 (2003-11-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真俊)
*柯达是农夫?富士是猎人? (2003-09-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龙)
*柯达:公关定乾坤 (2003-05-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俊雄)
*柯达直面三大挑战 (2001-12-27, 南风窗,作者:袁卫东)
*柯达:成功得益于“本地化” (2000-07-14, 《销售与市场》杂志,作者:章轲)
*柯达串起每一刻 (2000-07-04,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十二期,作者:褚晓杏、宋寅寅)
*柯达、富士、柯尼卡开拓市场掠影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四期,作者:卢泰宏、李世丁)
*柯达、富士,较劲中国市场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四期,作者:林佩群)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