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热”的冷思考 7 上页: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 最早提出“中国硅谷”这一概念的中关村现在似乎不大愿意再以“中国硅谷”自居,至少我们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官方宣传资料中看不到“中国硅谷”的字眼。中关村的目标已经由“建设中国硅谷”转变成为“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什么叫世界一流,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中关村理论家”之称的赵慕兰女士指出,“世界一流”没有统一的硬性指标,“只要业内人士(搞高科技的人、世界高科技园区的人),提到世界高科技园区搞得比较好的有硅谷、新竹、还有北京的中关村,这就叫世界一流,只要认可了中关村在世界科技园区中的位置,就是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1998年,中关村提出“发展知识经济 建设中国硅谷”这一口号后不久,英国一家《新科学家》周刊曾发表过题为《那是特殊的东西》的文章,文中写道:“硅谷是不可克隆的,硅谷不是世界上一两个最为成功的公司的诞生地,而是几十个这样公司的诞生地,它制造出凭自己本领取得成功的成千上万较小的公司。在这里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上,国家科技部朱丽兰部长在接受有关采访时也表示,她不赞同有些地方一窝蜂建设“硅谷”。她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要走自己特色的路,北京的中关村应该建“中国的中关村”。 硅谷现有的机制和起点都远远在中关村之上,更是中国所有想做硅谷的地方所无法比拟的。美国的IT产业居世界第一,硅谷既是美国IT产业的代表,同时也是全世界IT产业的代表。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指标、市场规模等等方面还远远赶不上美国,过分强调建设不同的硅谷如果不是拔苗助长的话,也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硅谷最本质的一点是持续创新+不断进取!没有创新就没有硅谷,没有进取就没有硅谷。中关村要走有自己特色的路,正在建设中的国内的“硅谷们”可以借鉴美国硅谷的一些成功经验,但没有必要处处模仿硅谷。硅谷,那是个特殊的东西!克隆,中关村成不了硅谷! 本文作者田同生现任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教授,毕越咨询CRM首席顾问,《IT经理世界》特约记者。欢迎读者与他直接联系讨论有关问题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