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介绍 7 上页:《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介绍(2) 田同生 2001年4月,我应汉普咨询(中国)公司的邀请在上海举办的“CRM与呼叫中心”高级培训班上讲授CRM课程时有学员问我:“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CRM?”我回答说:“1998年。”虽然当时在国内并没有提出CRM的概念,我们的研究课题也不叫CRM,而是叫“客户满意100分”,但是它深层次的内涵就是CRM,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客户满意度,强调客户关怀。也正是有了对“客户满意100分”研究积累的资源及成果,去年才能比较快地进入对“CRM”研究的角色,进而才有了一些成果,才有了放在面前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这本书。 这本书没有选择教科书的写作方式,是因为CRM是于1999年才开始引入国内的,无论是从技术角度的研究,还是从理论角度的探索,可以说都是在刚刚起步。我曾经收到过很多读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希望我写一本关于CRM的教科书。诚然,编写教科书对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的CRM产业来讲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国内对CRM的研究与探索还远远不够,就是能够出一本教科书似的东西,充其量也不过是连抄带编,这种东西对于读者,对于CRM市场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真是说不清楚。CRM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它是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涉及到的面是相当广泛的。我以为,在CRM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够为读者提供一本关于CRM厂商、产品、理念、方法、咨询以及案例在内的全景式描述的书更为重要。鉴于此,我几乎采访了所有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CRM主流厂商以及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参加了至今为止所有大型的与CRM有关的会议;聆听了各类专家的精彩演讲;与CRM业界的专家及同仁们进行过非常多的交流;奔波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地,从2000年10月到今年6月,耗时将近8个月。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主要还是得益于CRM业界厂商、咨询公司以及媒体朋友的鼎立相助。 正是汉普咨询孔祥云先生(虽然我几次去过该公司设在浦东的总部,但至今我都没有见过他的面)接受了我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CRM与呼叫中心”高级研讨班的请求,才使我结识了当今CRM业界的一批精英,他们是:汉普咨询(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总监王玉荣、研发经理孟凡强(是他们首开中国CRM培训教育之先河),汉普咨询(中国)公司呼叫中心总监贺澄君,CTI论坛的市场总监郭晨东(中国首家以CTI&CRM为目标对象的网站),联成互动公司的副总裁于光辉(中国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市场的CRM厂商),《IT经理世界》记者朱琼介绍我认识SAP市场部的李曼小姐,才有了对SAP大中国区西曼总裁的专访,康柏属下的迪成公司方案顾问刘磊,通过他我才了解了Siebel公司,携程旅游公司市场总监李兴春,协助我完成了携程旅游公司的案例调查等等。 正是Oracle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志奇小姐以及易虹小姐的热情帮助,才使我能够有幸对Oracle公司及其CRM产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CTI论坛(www.ctiforu.com)最先将我撰写的有关CRM的文章收入个人专栏,在业界最有权威性的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AMT)(www.AMTea.org)多次刊登我的文章。后续的中国营销传播网(www.emk.com.cn)以及中国客户关系管理网(www.crmchin.com.cn)关于《田同生CRM专栏》的开设,使这些原来发表于纸媒体的文字,在互联网的承载之下,不胫而走,雪崩似地传播。很多朋友都是通过网络这种途径,先看到我的文章,进而才认识我。我也曾经自豪地告诉朋友,想看我的文章,你尽管在网上找,在搜狐、网易或新浪的搜索引擎中敲进“田同生”三个字,你能看到近百篇的文章,当然有很多是重复在网上转载的。 第 1 2 3 4 5 6 页 下页:《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后记(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