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态广告 7 上页:病态之三(1) 4、 喋喋不休病。 电视广告靠什么来表现?当然是画面语言。可现在却呈现本末倒置的情况,画面的表现力在衰减,整支广告充满了喋喋不休的语言,唯恐消费者理解能力差,不能领会广告意图。语言的无度运用,把广告弄得千篇一律,面目可憎。不考虑产品的目标群体,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不考虑消费者的知识层次,以至于大部分人对待喋喋不休广告的态度是换台。喋喋不休使广告已无美感可言,几成公害。当然,好的也有,立邦漆、哥俩好粘胶、多乐士、麦当劳品牌广告等都是运用画面语言的上乘佳作。 5、 又臭又长病。 缺乏创意的长篇广告多呈现又臭又长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垃圾时段。垃圾时段曾捧红过哈慈五行针等一批产品,被奉为营销经典。一段时间以来,长篇广告基本无创意,快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现在情况虽有改观,但总体仍差强人意。由于时段不好,广告的传播效果受到局限,长篇广告制作粗糙似乎得到了容忍,业内讨伐声很小。150秒以上的长篇广告一般重在产品功能介绍,由于内容乏味,通常消费者看过一遍后,基本不愿看第二遍,任凭你反复播多少次,都不为所动。长篇广告之所以又臭又长,一方面是没有引起企业和创作者足够重视;一方面是创意没有找到与消费者结合的利益点和共鸣点。 6、 投放无厘头。 目标市场相对狭小的产品,广告的投放更需要科学安排。以酒前酒后服用的海王金樽为例,广告不可谓不铺天盖地,攻势不可谓不猛,但这样的投放理智吗?海王金樽的产品主要针对喝大酒的白领男人,先不论现在有多少白领在喝大酒,就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单项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且不是必需品。如此狭小的市场范围,利润空间不是无限度的,但广告却在无度地投放,懂行的人无不在为海王捏一把汗。错误的投放只能产生错误的结果,误打误撞的成功是昨天的故事。哈药集团三精制药现在的广告投放就理性得多了,主要的投放集中在电视剧时段,锁定收视高峰与目标群体,效果明显。 7、 多产品捆绑病。 在一支广告篇中,把企业所有的产品都放进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云丰酒业把糊涂系列白酒都放在一起传播,把消费者反倒弄糊涂了。广告篇不是要展示企业的产品多少,而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人们看到糊涂篇广告看不出小糊涂仙、小糊涂神、小酒仙有什么不同,产品的差异化传递等于零,广告的效果大打折扣。国产手机厂家也经常犯类似的病。差异化、个性化是产品的特征,也是产品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利益点,没有个性化的传播肯定是失败的传播。宝洁、摩托罗拉、诺基亚、联合利华产品多得是,哪一支广告是绑在一起打的? 8、 诉求病。 产品诉求应重点突出,谁都知道。但有些企业急功近利心态严重,产品惟恐功能太少,惟恐治病不多,把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功能通过一支广告篇表现出来,药品成了什么都治,产品目标群除了死的不包括,什么都包括。这样的广告是绝对不能促进销量的。诉求的庞杂,导致消费者认为你什么都治,可能什么都治不好。在市场日益细分的情况下,只有专业、有针对性的诉求才能赢得市场。有些品牌诉求的不统一性,隔一段一个说法,也给人莫衷一是的感觉。诉求需要锁定,千万不能撒大网。 9、 创意复制病。 任何的概念传播都不可能屡试不爽,运用不好,企业反受其害。精妙创意迭出的农夫山泉,最近又玩起来为了孩子的渴望捐出一分钱的“游戏”。去年,农夫山泉为申奥捐出一分钱的活动,企业着实火了一把,今年又复制到孩子身上,让人就感到不对味了。俗话说“好吃别不撂筷”,什么东西整多了,就逆反了。去年你农夫山泉为申奥捐了多少钱,除了奥委会知道老百姓谁知道?今年再玩,谁还会买帐?好创意在同一产品上不宜复制。假设大红鹰再搞一次诸如申奥万里行的活动,效果会怎样?广告创意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玩文字游戏,最好是深入开掘、别开生面、内容取胜。电影《碟中碟》都要拍之三了,留给观众的还是殷殷的期待。 10、 一窝蜂病。 凑热闹是中国人的通病,在广告上也有所表现,集中于事件营销。世界杯开打了,当然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广告传播效果好,企业选择广告投放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企业非得在广告中体现世界杯的字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注目吗?不管是空调、牛奶、药品企业,还是食品、保健品、家用电器企业甚至眼药水企业,都在一窝蜂地玩世界杯概念,世界杯使球迷疯狂,也使厂家跟着疯狂,为什么宝洁等企业既不争“标王”,也不赶什么世界杯时髦,而是扎扎实实进行市场开发?祝福的话好听但是虚的,而广告费却是实打实的。其次是玩概念成风。脑白金送礼出了名,什么鹿龟酒、枸杞酒、西洋参、口服液、各类保健品乃至掌上电脑都纷纷效仿,一时之间,神州大地遍刮送礼风。广告表现的趋同,广告传播的一哄而上,淹没了产品的个性,常常让消费者无从选择甚至厌烦。 广告在表现上的死结还有很多,如广告语言不准确、广告经常出现常识错误、广告创意程式化、广告表现不到位、广告缺乏人文关怀、广告目标盲目、广告与促销脱节等等不一而足。广告是透明的,广告的病清晰可见、有迹可循,如何调理,全在自己。有病是正常现象,怕的是讳疾忌医。广告的病是各种体制与观念的病,有些是非正常的,要有一个过程,期待这样的过程短些、再短些,则广告界幸甚,企业幸甚、受众幸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 home@1chinapowe.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