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问顾雏军 7 上页:如何管理科龙系的多品牌 顾雏军收购美菱,大军“北伐”,将资本扩张的版图一下子推进到中原地带,媒介上纷纷猜测,顾雏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新飞。为此,记者专门通过电话询问新飞集团总经理李根先生,李根否认了这种说法,同时表示了应战和进攻的姿态。李根说:“凭嘴上说谁收购谁,其实都是笑话,关键要看实力。新飞正在推进企业上市,新飞上市之后,说不好还要收购科龙!关键要看谁拥有核心竞争能力。” 顾雏军苦苦坚持的规模原则,也是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考虑。顾雏军非常清楚,当竞争发展到一定的态势,没有规模就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左右市场价格的权力。事实上,新飞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盈利能力的压力。李根坦承:“1996年的时候,冰箱的利润是16%,2002年则降到了6%,2003年是4%或5%这个状态,明年再有价格战的话,价格会下降10%左右,利润还会下降。冰箱利润到了极限,新飞怎么办?新飞是一个产品支撑一个品牌,很脆弱。”看来,只在小规模的单位成本中做文章,最终会丢掉大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资本运营和品牌运营手段,以资本动力推进产业的发展。于是,新飞痛下决心改革,并争取在年内上市。 记者又专门询问顾雏军,格林柯尔有无收购新飞的计划?顾雏军也立即给予否定,他说,新飞的控股方是新加坡,他们不会被科龙收购,至于海尔,科龙更不敢想。事实上,不管顾雏军宣战不宣战,战争都在进行中。 早在1993年新飞就提出过“三年赶超海尔”,1996年新飞跻身全国冰箱三强,当时的销售收入突破了20亿,但后来却一直停步不前,至今还在这个数字附近徘徊。1996年前后,海尔还视新飞为大敌,而现在已经将新飞远远地甩在后边,科龙、格力、美的等原来的“小字辈”也纷纷超过了新飞。 为此,李根曾深刻反思新飞的弊端,并严厉地指出:“1996年,当新飞集团应该迅速由粗放型的产品经营向集约型的品牌经营转变、由专业化向多元化扩张的时候,领导班子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及足够的思想准备,特别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在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上,观念趋于保守,甚至一度思路不清,决策迟缓,摇摆不定,致使新飞集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寻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错过了品牌扩张和快速发展的机遇。” 现在,顾雏军挥师北上,大军直逼新飞,无论李根的思路如何清晰,在管理机制方面都会处于劣势。事实上,海尔在企业产权和体制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与局限,不知张瑞敏能否突破这些局限。 2003年5月31日,在格林柯尔并购美菱集团的新闻招待会上,海尔和新飞等家电厂商探访的代表也参加了招待会。不过,海尔的代表明确表示,格林柯尔的收购对海尔还不构成威胁,而新飞的代表却表示要加快收购步伐,推进资本运营。长虹则认为,企业应该靠产业实力拼杀,不能玩虚的,真正影响产业格局的,是收购海尔、长虹的股份。 顾雏军在一片质疑声中走到现在,他所构建的资本迷局、产业迷局、品牌迷局等仍然不为人们所接受,顾氏仍然要在孤独中奋然前行。 对于国际竞争,张瑞敏表现了更强烈的自信。他用近乎悲怆的语调说:“如果中国的白色家电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全军覆没的话,海尔也应该是最后倒下的一个!”国际白色家电界对中国白色家电业的竞争对手,普遍认同为海尔。在国际冰箱界部分专家的预测中,中国白色家电最后留下的品牌,没有科龙和科龙系中的任何一个。 顾雏军给中国的白色家电业留下的是一个简单而难解的迷局,而他成功的“简单”诀窍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无论如何,顾雏军挑战了中国家电业的神话,也创造了中国家电业的神话,他不被人们理解,大概是因为多数人都不具备他的那种“简单”思维,但老顾的确“不简单”! 原载:《知识经济》2003年第八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