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科龙病了吗? 7 上页:资本运作曾使科龙如虎添翼 过去10多年,科龙基本上坚持走专业化生产道路,而海尔则走了相关多元化的道路。这正说明,企业不能趋同。企业战略如同人一样,不能都是一个面孔。战略与政策是因时因地因企而异的。海尔与科龙各有不同是对的。但从所有采访报道中明显看出,新旧科龙的战略政策的分歧点正是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分歧。在新科龙的言语之间,似乎过去科龙走专业化道路是错了,过于保守,应该向海尔那样大胆一些走多元化道路。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值得商榷的。恰恰相反,科龙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发展动力正是专业化管理的成功,不然一个区区乡镇企业怎么会有今天? 首先说,科龙还是中小企业,不然科龙怎么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20家最佳中小企业”呢?既然是中小企业,就有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有它必由之路。世界上成功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是靠坚持专业化起家的。无论是西欧,还是北美以及日本和东南亚,都毫不例外地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甚至许多中小企业只是为别人生产一个零部件,但它把这个零部件作为核心产品,精益求精,同样走遍全世界。日本有尿布大王,中国有瓶盖大王,都是本着少而精、专而强的原则做事发家的。贪多还能强吗?贪多就资源分散了,就强不了。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专业化,就是分工。小而全、大而全就是退化,就是返回到农业社会。连工业社会都进不去,还谈什么信息社会、生物工程? 现代化企业,更要专业化。现代管理学家主张虚拟化管理,其本质就是通过外包,更好地把握住自己专业技术与专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把那些非主流技术和非主流产业包出去。不只是流通、生产可以包出去,甚至连人力资源和采购、后勤也都可以包出去,目的是集中力量搞好自己的专业。 总之,事实证明,科龙10多年来坚持潘总提出的 “不熟不做”的专业化经营道路没有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下页:接班人不能“上得快,下得也快”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