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中的关系营销思想初探 7 上页:和为贵——营销中的协调与合作(2) 传统营销理论中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西方主流企业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的思想。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企业的目标函数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并先验性地认为在企业中是“资本雇用劳动”,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在主流企业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企业的契约理论①,其认为,企业是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契约的不完全性就使得资本家成为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同时资产专用性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有重大影响,所以应该把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交给资方,这有利于刺激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一理论过于强调非人利资本的作用,甚至提出“我们把企业定义为由它拥有的各种资产(如机器、发明等)结合而成的东西”(Grossman & Hart,1986);“我们根据企业所有者控制的资产来识别一个企业”(Hart & Moore,1986)①;“在缺乏非人力资产的情况下,甚至连替代或解雇的概念都几乎没有意义了”(哈特,1998)。所以,这种股权至上主义必然导致股东利益最大化构成了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的治理结构采取的是单边治理,即企业中的决策权集中在所有者及其代理人手中的,企业内部员工只是处于被管理、被支配的地位。古典管理理论则将人视为是被动与消极的因素,只把他们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将人视为机械的附属物。所以传统营销理论没有为企业员工在经营战略决策中提供应有的地位,它将员工只是当成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忽视人力资本的价值,所重视的仅仅是“管理者当局”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一系列契约关系而联结在一起所形成的特殊的组织——这种组织不但为各种要素提供了某种发挥某种生产经营作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组合能够形成某种“集体生产力”,创造出可观的“组织租金”(杨瑞龙,周业安,2001)。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内部的组织安排,产权配置都将影响到相关当事人的工作积极性及与其他当事人的合作态度,即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协作态度和“集体生产力”的大小。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依赖程度的增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雇员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重要,甚至许多企业是通过知识雇用资本来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给予企业内部员工以相应的决策权,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和协作的主动性。欧盟在最近发布的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注释中更进一步认为“只有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公司长期成功的贡献,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利益”②。关系营销理论在结合现代行为科学的“人本管理”思想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认为,现代企业是一个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集成的组织,员工(包括经营者)是企业组织的主体,员工在企业里对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才有积极性,企业才能成长,所以员工是企业的生命主体。管理者必须面对“完整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技术和能力,组织要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想法和愿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来,真正发挥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企业应追求通过员工的成长来实现组织的成长,应该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下页:以人为本——对人力资本的重视(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