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达,连环生死劫 7 上页:胡钢时代(1) 胡钢VS朱刚 实达的发展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1988年,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528万;1989年,实现销售收入1036万,利润30.4万;1990年,实现销售收入1830万元,利润154万;1991年,实现销售收入5221万元,利润702万元,销售电脑终端8000台,名列全国第一;1992年,员工达到162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1700万元,销售电脑终端3万台,实达首次跻身国家电子百强企业的行列,名列第89位。 1992年,胡钢还获得科技实业家创业金奖的最高荣誉,其个人的声望达到一个巅峰。 实达在开始发展初期,董事会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管理模式,给了胡钢很大的经营自主权。随着实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壮大,出于利益的趋使,董事会开始介入并干涉经营,并且这种行为越来越明显。实达人士古培坚说:“那时董事会开始觉醒了,因为一段时间里,实达董事会就是‘签字董事会’” 。 对于以朱刚为首的董事会这么积极介入公司经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当时朱刚面临从原单位退休,他希望通过虚职介入实达,在具体运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总裁的胡钢与作为董事长的朱刚的关系日渐微妙起来。 面对董事会的所为,胡钢是不满的。他有他的理由:实达当时号称以25万资本起家,实际上只到位20万元,第一大股东富闽贸易公司只投入了11.25万元,现在每年利润数千万,大股东的收益已很不错了。公司财富其实是员工创造的,应根据贡献大小对股份进行调整,对员工有所回报,财富应重新分配,照顾新的骨干。 随后,胡钢在北京领取“科技实业家创业金奖”时,在北京的宾馆中对包括朱刚等几位大股东的领导提出:把公司的国有股份(共70%,其中朱刚代表的富闽公司占60%,马尾科技园占10%)中的一部分拿出——比例为20-30%,卖给员工。 胡钢的提议受到了大股东及董事长的反对,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富闽公司拿出6%,马尾科技园拿出2%,总共8%重新分配。胡钢的股份由原来的1.25%变为2%。 让胡钢没有想到的是,新增加的0.75%给自己带来了无法辩解的口实。一种流言在实达很快传播开来:胡钢想买下整个实达公司。 2001年,胡钢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仍抑制不住愤怒,称这种做法纯粹是政治斗争的手法。 实达首次陷入了内部危机。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下页:胡钢时代(3)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