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并出规模,改造增效益 7 上页:分析行业形势(2) 1991年,麦伯良就任总经理后,在中集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他一方面重视市场调查,把握市场走向,培养专业营销队伍,全面接触国际主要航运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逐渐扩大市场覆盖面并优化客户结构;另一方面,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狠抓公司内部管理,采取目标管理指标考核办法,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竞争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如果连自身内部都没有管理好,奢谈收购是毫无意义的,”麦伯良说,“因为收购企业后要对其进行改造和管理,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很难产生效益的。”麦伯良认为,自身品牌形成优势是进行收购扩张的前提。在良好品牌声誉的基础上,通过收购扩大规模,才有可能产生效益。到93年的时候,中集各方面都准备就绪,在周密策划之后首度出击,收购了大连集装箱公司51%的股权,揭开了收购的序幕。 在兼并战略中,选择正确的收购对象是实施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兼并对象的分析,是麦伯良一直重视的工作。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理想的收购对象? 麦伯良兼并决策的来源之一,是对区域因素的考虑。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区域因素:第一,区域经济环境。当时国家实行沿海开放政策,整个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法制环境、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的发达程度都比内地强。因此,中集的收购对象基本限定在沿海地区。第二,对客户要求的反应速度。客户都希望集装箱一生产出来,就能在最近的地方装货出口,这样成本是最低的。华南地区生产的箱子调到华北去装货然后出口,显然要比在华北生产、当地交货从时间上、成本上说都要有优势。第三,国际贸易趋势。集装箱的主要作用是在国际贸易里担任运输设备的角色,它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集装箱制造业之所以经历了一个从美国到日本、韩国,再到中国的过程,因为基于两个因素:一是成本优势,二是有需求。中国刚好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首先,人力成本优势经历了一个同样的转移过程;其次,国际贸易是不平衡的,中国在国际贸易上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出口产品多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品,多采用海运形式,需要大量的集装箱。 具体到单个收购对象,麦伯良重视对其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根据行业生产过剩、很多企业经营不善的特点,在前期的兼并对手上,中集集团选择了收购劣势企业、低成本扩张的策略。这些劣势企业基本上是没有价值可言,在谈判的过程里,被收购方基本没有筹码可以谈,价格上基本是中集一锤定音。而中集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对其管理进行提升,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迅速获得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下页:实施收购战略(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